“家”是什么?是社会最小的细胞。
“国”是什么?是个体最大的依靠。
“家国”是什么?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强调修身、齐家、心怀天下的深厚情怀。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推出的《吾家吾国》节目,通过对国之大家的挖掘式纪实采访,以“为人民留史,为社会留记,为人物立传”为初心,与时代的“宝藏老人”进行的“人生对话”,先生们也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一生的思考,完成了“人生之讲”。
作为《吾家吾国》节目制作人、总台记者、主持人王宁与该节目的总导演沈公孚、总摄像杨帆,代表无数后辈的求索视角,走进这些长者的内心世界,当他们娓娓道来峥嵘记忆和热血历程,并向当下的年轻人分享他们沉淀一生的经验和智慧,表达他们依然燃烧的理想和抱负,精神之“钙”也就在“吾家吾国”的共同情怀里,完成了一次珍贵的接力式补给。
但在节目完成,正是王宁他们与“时间赛跑”的创作,节目背后还有很多遗憾,与许多大家的最后错别。本次采访特别讲述了他们创作背后的故事。
问:从创意到制作再到即将播出,中间经历了多长的周期?有哪些比较重要或者说难忘的阶段?
王宁:前后有将近8个月,当中有一些事情特别震撼。
首先我想说的,是袁隆平先生的去世。我曾三次采访过袁老,我们是三年一约,每到三年,我都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