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知识信仰与身份认同阅读史与明清时

年7月12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知识、信仰与身份认同:阅读史与明清时代”学术工作坊,在东亚书院(南苏州路-1号6楼)举行。本次工作坊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叶晔与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启元一同召集。

与会者合影第一场讨论会以“‘知识’的近世性面向”为主题。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龚宗杰做了题为《明代墓志与文人生活史书写》的报告。报告立足于明代文学的近世性研究,考察作为实用文体的墓志在明代呈现出生活化书写的倾向。从历代碑志的等级制度及墓志的文体义例切入,以《墓铭举例》所收韩愈《女挐圹铭》为参照,对比明代归有光《女二二圹志》、叶向高《亡女圹志》等墓志,考见明人墓志相比前代对生活细节的描述和情感抒发愈趋深入,这与明中叶以来出现的注重碎片化、生活化书写的文学新因素相契合。由此看出中国古典文学中“追忆”性的叙事传统,在近世进入原本与“史传相为出入”的墓志文体中,其中以反映生活细节、表达情感瞬间的内容,与传统史学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