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役视频的制作上,马特·邦纳是座高峰。
当然,这件事不会有什么权威认定。通常来讲,只要做到恰到好处地煽情,退役视频就差不了,就能赚得死忠球迷的泪水。但因为大家都规规矩矩走这个路线,邦纳的退役视频才显得特别。
至少在NBA,还没有谁的退役视频能像邦纳这样,既表达人生态度,又展现高级幽默。
视频中,邦纳穿着法兰绒格子衬衫、啃着三明治上台,面对空无一人的媒体席,宣布从职业篮坛退役。接下来的画面是他抱着一颗篮球,身披自己不同时期的球衣,走过各色风景,走出曾经沧海的意味。
最后,他穿着马刺15号球衣走进球馆,画面定格在他要出手投篮的瞬间。
旁白:“请记住我做得最好的那件事。”
做得最好的?扔三分呗。
不。他变投为突,运球上篮,单手劈扣——到了给运动生涯盖棺定论的时刻,邦纳仍试图让人们相信:其实我是个扣将。
多么恰到好处的自嘲。
会自嘲的人,通常不会太差。
喂,笑什么笑,邦纳扣篮可是真事儿。
代表马刺出战,他就扣过不止一次两次。更传奇的还是高中,他参加了扣篮大赛,据说还凭下面这一扣赢得了冠军。
像这样看上去与邦纳画风不符的奇妙事情,还有不少——
↑交叉步运球,体前变向晃倒对手
↑篮板后高弧度抛投得分
每一个都自带喜感,这就是邦纳。
在我们追随马刺的经历中,邦纳自始至终是个喜剧角色——不是小丑,而是他所做的每一个动作,包括那些投进的球、立下的功,甚至只要跟他有点关系的细节,都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年波波维奇一次著名的变阵。
西部决赛前四场,马刺跟雷霆打平。天王山之战前一天,马刺所有人坐在一起看录像,波波维奇点名:“马蒂(对马特·邦纳的昵称),我想现在就告诉你,这样你有24小时做准备,好不犯恶心。第五场,你首发。”
邦纳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邓肯先拿手捂住脸,大声叹了口气。
邦纳顶替的是中锋提亚戈·斯普利特。波波维奇改两大三小为一大四小,邓肯要独守禁区。
那是年满34岁的邦纳整个赛季第一次首发。马刺全年最常用到的20套场上组合,都没有他的身影。而在可能是全年最不能输的一场比赛里,他被派首发。
是不是想想都觉得萌?
波波维奇变阵会想到邦纳,是因为他的意图特别明确,而邦纳的功能性又特别强。
什么功能?
投三分,把对方大个儿调出来,给禁区拉开空间。
邦纳这种角色,篮球界已有通用名词,叫“stretchfour”,空间型4号位。
空间型4号位,有内线球员的身高,官方位置是大前锋,却由于射程远至三分线外,迫使对位的防守球员也要防到三分线来,从而为禁区创造出空间。
邦纳身高6英尺10英寸(2米08),他不是NBA最早的空间型4号位,却算得上是最极致的一个。他职业生涯三分球命中率高达41.4%,目前排在NBA历史第15,前边无一例外全是外线球员。
邦纳有多准?队友帕克说:“你应该看他训练。他都投不丢的。”
邦纳从12岁起,在家乡新罕布什尔州的康科德打AAU业余联赛打球,就是个空间型4号位。那里的教练不像当时大多数基层篮球教练一样按身高和位置来区分球员,而是让所有人都参加所有项目的练习——控卫也会在篮下跟中锋拼抢,高个儿也会和矮个儿一样运球突破。
“我很快发现我是个相当棒的投手,”邦纳说,“于是我就试着在比赛里利用它。”
投篮这个长处为他赢得了大学奖学金,又在大学毕业后为他赢得了打NBA的机会。
刚进联盟,为多伦多猛龙队效力,邦纳在老将唐尼尔·马绍尔身边打球。马绍尔是典型的空间型4号位,投得一手好三分。
年,邦纳被交易到马刺,前两年又在老将罗伯特·霍里身边打球。霍里更可说是NBA空间型4号位的模板,专用关键三分杀人。
从这些前辈身上,邦纳学到了自己的立足之道。他说:“要拥有作为角色球员的职业生涯,你必须找到适合你的位置。”
作为一名角色球员,邦纳不像霍里和史蒂夫·科尔、布鲁斯·鲍文、丹尼·格林、加里·尼尔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伟大经典时刻。
邦纳的经典时刻,往往伴随着他的自嘲。
年3、4月份,他有一段手风不顺,等终于看见自己一记三分球命中,他终于解脱。 “这完全是一记‘肖申克的救赎’式投篮,”他提到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我感觉自己像是奔驰在墨西哥的海岸线上,眼望着太平洋。” 像越狱的安迪那样,嘚瑟极了。
年11月,有个让人过目不忘的滑稽画面:对骑士的比赛里,邦纳和帕克抢篮板抢到一块儿了,邦纳拿住球,要递给帕克,帕克不接,邦纳马上扭头运球推进,还伸出手指示意“打1”。
“很明显,我给自己叫了个单打战术,”邦纳描述,“我原本要运球过掉所有人扣篮的,但是很不幸,托尼(帕克)把球要了回去。他毁了这一切。我本来会排到ESPN十佳球第一位的。” 波波维奇听完别人转述,也笑:“只要我在这儿,马蒂永远别想有单打。”
年12月一场常规赛,邦纳持球面对爵士球员特雷·莱尔斯,先是右手运了一下球,随即变向,球从背后换到左手……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我很惊讶球还在我手里,”他赛后说,“我必须投中那球了,这是命啊。” 只见他有如帕克附体,左手运球,急转身,右手小勾射命中。
“我整个夏天一直在练那个动作,等不及要在比赛里用它了。” 他顿了顿,说:“开玩笑的啦。”
自嘲是邦纳的拿手好戏。
有一回,他站在马刺训练馆的角落里,讲述自己大学毕业后在意大利联赛打球时被肘击到头部的经历。
“血流得到处都是,”他说,“我满脸是血,领子上也是。我们队医是个牙科医生,他刮掉我头上一片头发,给我缝了七八针,放了一堆纱布在上头,为了固定住纱布又给我戴了个发套。
“我看上去就像个连环杀手,不过我们赢下了那场球。”
年12月,邦纳在球场上跟森林狼球员克雷格·史密斯起了冲突。事后说起,邦纳称:“我想我一打完篮球就会有个WWE(美国职业摔角)生涯,我和克雷格·史密斯将组成一对摔角拍档。”
他被自己逗乐了,笑道:“嘿!人人都需要B计划!”
邦纳这股冷幽默的气质,可能正是他能一直留在马刺的理由。
波波维奇一向宣扬,职业球员成天一起坐飞机坐大巴,必须要能融洽取乐。“我们要找那种足够成熟到可以自嘲的家伙,”老爷子说,“如果哪个小孩没有幽默感,没有自嘲的能力,那也是会没用的。”
马刺那些怪怪的场外新闻,总少不了邦纳一份。
邦纳酷爱三明治,对三明治极有研究,甚至一度在马刺 邦纳勤俭节约是出了名的。还在猛龙打球的时候,他没买车,依赖公交出行,日常搭乘多伦多的地铁。当时他得了个绰号叫“红色火箭”(TheRedRocket),一方面因为他有一头红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多伦多的公交系统就被称为“红色火箭”。他后来去到别的城市,也偏爱公交。
邦纳另一个后来更出名的绰号叫“红曼巴”(RedMamba),是“黑曼巴”科比·布莱恩特赠予他的。邦纳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和妻子纳迪娅一起设计了个红曼巴的卡通形象,印在运动背心上,还公开穿去参加了“阿拉莫城动漫会”。
队友吉诺比利说:“你要怎样描述马蒂的幽默感呢?有些时候他都用不着花力气,都不用刻意为之。”
大概邦纳是在很认真地过自己的生活,只不过旁人觉得他搞笑罢了。
很早以前,邦纳就找到自己在NBA生存的第一法则,可以称之为“红曼巴之道”。他说:“你不能对自己太严肃。你在打篮球,你得记住这点。”
吉诺比利又说:“他是那种你希望自己身边能有的人。”
马刺没人不喜欢邦纳。自从年被交易来,邦纳就再没离开,直至退役。
常规赛和季后赛加到一起,他一共代表马刺打了场比赛,次首发。
马刺年夺冠那支队伍里,只有四名球员留到了年夺冠,邦纳是其中之一,另外三个,是伟大的GDP。
年1月,在最终确信自己不会再得到一份NBA合同后,邦纳发布了那条退役视频,正式告别篮坛。
很快,马刺队“退役”了他的15号。
不是在球场上,不是把他的球衣挂到球馆上空。
是在更衣室里,是把一件他的法兰绒格子衬衫挂到他过去使用的更衣柜上,衬衫背面贴着他的号码与姓氏。
我觉得,这是向邦纳致意最完美的方式,比真正退役他的球衣还要完美。
因为这太邦纳了,这太马刺了。
邦纳嘛,队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