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安徽和县的天空阴云密布,空气里弥漫着血腥味。浑身是伤的女战士成本华被侵华日军拖到大西门外的刑场,冰冷的刺刀闪着凛冽的光。
“给她拍张照片”,日本军官指挥着随军记者。在场的士兵都兴奋起来,他们狞笑着围住了她,想看看这个硬骨头的女人死前的恐惧神态。
很显然他们失望了。被松绑的成本华活动了下身体,拢了拢额前的乱发,她将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从容镇静地站在一群豺狼面前,看向镜头的脸露出了微笑。
1 战火中的青春
这名抗日女英雄名叫成本华,年出生,祖籍山东。成家是行伍出身,祖上成永通曾被诰封为武德将军,勇猛无敌。
明朝年间,成氏家族从山东迁往安徽,几经辗转,定居和县高岗村。20世纪30年代初,日军发动蓄谋已久且丧心病狂的侵华战争时,成本华才17岁。
成家家境尚可,日寇未至时,成本华过的是安稳祥和的生活,去学堂读书习字,居家跟着母亲学做女红。她是家中老幺,上面有两个哥哥,因此她被唤为三姑娘,在家很受宠爱。
然而,这美好的生活被战争毁灭了,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悍然大举侵华。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好河山陆续沦陷。年卢沟桥事变,日军狂妄地宣称“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在这几年间,不甘当亡国奴的中国人民自发成立了很多抗日组织,成本华参加了和县本地的童子军团。
虽然是童子军,但平时的训练也非常严格艰苦。成本华性格活泼开朗,且有极强的组织能力,是领头羊一样的存在。后来和县组织了自卫军,一些热血青年加入了进去,决心保家卫国。
年纪渐长后,成本华也决定参军,真正投身到战争前线。年迈的父母心疼女儿,更担心她的安全,劝她:“打打杀杀的事,有男人去干好了,你在家老实呆着,别逞能。”
成本华正色道:“这怎么叫逞能呢,小鬼子这么欺侮我们,哪个中国人能忍得下?”看父母担忧不已,她又笑着安慰:“放心吧,我主要从事宣传活动,不摸枪,没什么危险的。”
2 为有牺牲多壮志
一开始,成本华的确没参加战斗。她长得年轻俏丽,又识文断字有文化,部队安排她去做宣传,上街填标语写传单、排演抗日舞台剧和抗战歌去演出。
宣传工作有开启民智、思想启蒙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成本华把两条乌黑的长麻花辫子剪成清爽的短发,用腰带束着宽大的军装,灵活地像一只小燕子满城里飞来飞去。
在毒辣的大太阳底下发传单、或进行露天演出时,有认识的老百姓看见她,会亲昵地递壶水来,唤她:“三姑娘,今儿热,喝口水歇歇。”她眉眼里都是笑,捧起水壶咕咚咚地喝上几口,脆生生地道个谢:“还要任务要忙呢。”
自卫军部队里一位浓眉大眼的小伙子爱上了成本华,有空就过来帮她打下手。他叫刘志谊,也是名爱国青年,在战友们的撮合下,两颗火热的心连到了一起,之后跟着丈夫,成本华开始参加真刀实枪的战斗。
甜蜜的婚姻生活未过多久,年,一直在和县附近蠢蠢欲动的日军攻破东城门,发生了激烈的小市口阻击战,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刘志谊所在的班奉命在小市口堵截日军,因为敌众我寡,全班战士壮烈牺牲。
丈夫牺牲的消息传来,留守城中的成本华哭得肝肠寸断,极大的悲愤像烈火一样烧灼她年轻的心。刘志谊前一晩曾和她说:“必须把鬼子打跑,鬼子多留中国一天,我们的同胞就没有好日子过。”言犹在耳,却已经天人两隔。
成本华痛恨日军的暴行,怀揣亡夫的遗志,她擦干眼泪走上战场,作战比以前更加英勇了,因为消灭了多名日军表现突出,她被部队提升为小队长。
3 刺刀前的微笑
战火无情,年5月,当成本华领着十几名战士作战时,遭遇了一支强悍的日本军队伏击,对方火力凶猛,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牺牲,成本华手上的弹药用尽,被俘虏了。
身陷虎狼之地,一群日军围住了年轻貌美的成本华,眼里闪着恶毒的光。成本华并未慌张失措,她抱着双臂冷冷地打量着敌人,嘴角还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这让一旁的日本记者感到十分讶异,他按动相机,拍下了这一张照片。
军官山本弘一对成本华进行威逼利诱,想让她投降,说出游击队大本营的位置和队员姓名。但成本华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无论敌人怎么严刑逼供,她也不吐一个字。
成本华被关押了数日,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山本弘一看到没有办法从这个硬骨头的女战士身上套取任何军事机密,就决定将她杀害。
24岁的成本华被带到刑场,她身上伤痕累累,脚步踉跄,她清醒地知道,今天就是她生命的终点。家乡的土地,熟悉的亲人,再也不能重聚了。
但她依然平静从容,在场的日本人都被她震惊了,眼前这个中国女人面对死亡,怎么毫无畏惧?她瘦弱的身躯蕴藏极大的能量,看着她微笑的脸,随军记者颤抖着手,再一次按动快门。
成本华牺牲数日后,她的这两张照片被登在日本的画报上,连续登了两次。不知日军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多年之后,带成本华照片回国的山本弘一揭开了这个谜团,他说成本华就义前的表情让他感到恐惧,他曾跪下向她忏悔:“在她的笑容里,我看到这场战争的结局。”
年,中日建交之后,成本华的照片又一次登上日本官媒,并给予了客观正面的评价:“她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国家。”
中国著名雕塑家陈吉斌根据这张照片为成本华做了塑像,年,安徽和县兴建了成本华纪念广场,我们宁死不屈的女英雄,终于魂归故里。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容呢?是视死如归的凛然不惧,是对敌人的轻蔑与嘲讽,也是对我军抗日必战的信心和对尘世的最后一缕眷恋。千言万语,都定格在这一个短暂的微笑里。
她把青春与热血献给了这一方热土,连同她年轻美丽的生命。她没有白白牺牲,中国的近代史永远记住了她的笑容,山河无恙,烈士永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玲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