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骆玉明推荐世说新语精读书单

一、历史—古代1《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中华书局年校点本。2《三国志》,[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年校点本。3《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年校点本。4《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年校点本。5《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中华书局年校点本。二、历史—现代1、《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撰,万绳南整理,黄山书社,。3、《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撰,北京大学出版社,。4、《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撰,上海三联书店,;《续编》,。5、《东晋门阀制度》,田余庆撰,北京大学出版社,。6、《中国文化史》,柳诒徵撰,东方出版中心,。7、《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朱大渭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撰,上海人民出版社,。三、思想、哲学、宗教1、《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撰,中华书局,。3、《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撰,人民出版社,。4、《魏晋的自然主义》,容肇祖撰,东方出版社,。5、《魏晋思想论》,刘大杰撰,商务印书馆,。6、《魏晋玄谈》,孔繁撰,辽宁教育出版社,。7、《魏晋清谈》,唐翼明撰,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8、《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撰,浙江人民出版社,。9、《佛教征服中国》,[荷]许理和撰,李西龙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四、文学、艺术史1、《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撰,《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中国中古文学史》,刘师培撰,人民文学出版社,。3、《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撰,上海古籍出版社,。4、《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撰,人民文学出版社,。5、《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撰,中华书局,。6、《美的历程》,李泽厚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六朝美学》,袁济喜撰,北京大学出版社,。8、《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撰,春风文艺出版社,。9、《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撰,三联书店,。五、影印《世说新语》古本1、唐写本残卷,民国五年()罗振玉四时嘉至轩影印本。2、宋绍兴八年()董(分+廾)刻本,文学古籍刊行社年影印本。3、清光绪十七年()王先谦思贤讲舍本,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六、《世说新语》校注1、刘盼遂《世说新语校笺》,(《国学论丛》第一卷4号;《序》与《凡例》分别见于《文学同盟》11、13期、年)、2、李审言《世说笺释》,(《制言》杂志第52期、年七,收入《李审言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3、程炎震《世说新语笺证》,(《文哲季刊》7卷2、3期;、年)4、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5、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附《世说新语词语简释》),中华书局,。6、张撝之《世说新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7、杨勇《世说新语校笺》,台北宏业书局,。七、《世说新语》研究专著及工具书1、王叔岷《世说新语补证》,台北艺文印书馆,年。2、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3、萧艾《世说探幽》,湖南出版社,。4、宁稼雨《世说新语与中古文化》,河北教育出版社,。5、蒋凡《世说新语研究》,学林出版社,。6、詹秀惠《世说新语语法探究》,台湾学生书局,。7、吴金华《世说新语考释》,安徽教育出版社,。8、张振德等《世说新语语言研究》,巴蜀书社,。9、井波律子《中国人的机智:以世说新语为中心》,学林出版社,。10、王守华《世说新语发微》,上海文艺出版社,。11、张永言主编《世说新语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2、张万起编《世说新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八、《世说新语》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部分)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2、余嘉锡《世说新语辨证》,(见《四库提要辨证》,中华书局,)。3、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篇“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中山大学学报》年6期)。4、刘盼遂《唐写本世说新语跋尾》,(《清华学报》2卷2号;年)。5、傅增湘《世说三卷:日本帝室图书寮观书记》(《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4卷1期、年2期)。6、赵罔《世说新语刘注义例考》(《国文月刊》83期,年2期)。7、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星期评论》年10期,后收入《美学散步》)。8、冯友兰《论风流》(《哲学评论》第四卷3期、年)9、周一良《〈世说新语〉和作者刘义庆身世的考察》,(《中国哲学史研究》年1期)。10、白化文、李明辰《世说新语的日本注本》,(《文史》第六辑)。11、周本淳《世说新语原名考略》,(《中华文史论丛》年3期)。12、徐传武《〈世说新语〉刘注浅探》,(《文献》年1期)。13、钱南秀《传神阿堵:〈世说新语〉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文学评论》年5期)。14、刘文忠《世说中的文论概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三辑)。15、王能宪〈〈世说新语〉在日本的流传与研究〉,(《文学遗产》年2期)。16、段熙仲《〈搜神记〉与〈世说〉》,(《南京师大学报》年3期)。17、汤亚平《〈世说〉中的文学理论概观》,(《湘潭大学学报》年古典文学专辑)。18、程章灿《从〈世说新语〉看晋宋文学观念与魏晋美学新风》,(《南京大学学报》年1期)。19、张丹飞《论贤媛之“贤”:从〈贤媛〉门看〈世说新语〉品评妇女的标准》,(《新疆大学学报》年3期)。20、萧艾《中国文化史上第三大转折时期上流社会的真实写照》,(《湘潭大学学报》年增刊)。21、汤用彤《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它的政治背景》,(《历史研究》年3月)。22、汤一介《略论王弼与魏晋玄学》,(《学术月刊》年1期)。23、孔繁《从〈世说新语〉看清谈》,(《文史哲》年6期)。24、宁稼雨《“世说体”初探》,(《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六辑、年10月)。25、张海明《〈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与清谈之关系》,(《文学遗产》年1期)。26、[韩]金星迳《〈世说新语〉:历史向文学的蜕变》,(《社会科学战线》年3期)。27、梅家玲《论〈世说新语〉的叙事艺术》,(台湾《人文及社会科学》年4卷期)。28、侯忠义《〈世说〉思想艺术论》,(《北京大学学报》年4期)。29、刘强《20世纪〈世说新语〉研究综述》,(《文史知识》年4期)。九、与《世说新语》相关的部分其他古籍1、《老子校释》,朱谦之校释,收于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2、《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3、《人物志》,[魏]刘劭撰,收入《汉魏丛书》。4、《西京杂记》,[晋]葛洪撰,程毅中校点,中华书局。5、《裴启语林》,[晋]裴启撰,周楞伽辑注,文化艺术出版社,。6、《搜神记》,[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7、《古小说钩沉》,鲁迅辑校,《鲁迅全集》第8卷。8、《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

jinjiareading∣静嘉张读书笔记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