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记人物志梅墨生从容中道

梅墨生——从容中道

梅墨生,号觉公。斋号一如堂。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年生于河北。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国家艺术科研课题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20世纪美术作品国家档案》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法院、台湾艺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副秘书长,中国武术七段,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

梅墨生《案上有嘉果》25cm×52cm水墨纸本

曾受业于宣道平、李天马、李可染先生,师承太极拳家李经梧、内丹学、道学泰斗胡海牙先生为师。毕业于河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原为河北轻工业学校),结业于中央美院及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中国历史博物馆等主办的首届古代、现代书画鉴定培训班及熊秉明主持的书道研修班。曾任教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原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有关于艺术、文化、武术、气功等多部著作文章发表。

梅墨生《案上有嘉果》局部25cm×52cm水墨纸本

梅墨生“从容中道”说浅解

文/朱良志

年早春的一个下午,在清华大学东门外文津酒店一楼的茶室里,我与当代著名画家梅墨生先生有一次长谈。茶熟香温,温煦的阳光从薄纱中照入,漾着一缕茶烟,我听着坐在对面的这位老友谈着画道人生。他当时正从意大利佛罗伦萨圣十字殿堂参加他的个展归来,还沉浸在这次交流带给他的兴奋中,我也在静静地分享着他的体会。我深感,数年未见,墨生兄的为人为艺为学臻于一个新的境界。这些年到国外展出可以说寻常事也,但我却从墨生兄这次欧洲艺术的圣殿行中,看出了那种真正的艺术交流契会的精神。艺术是超越时间和国度的,艺术没有东方和西方,只有不同表现而已。他的艺术之所以能获得从事雕塑、油画等西方艺术大家的共鸣,只在于他展现人生命深层的东西。这里有悠然,也有困境;有欣喜,也有淡淡的忧伤。雅静的气质中,包含着深邃的生命觉解。虽然使用的艺术语言不同,但这些东西正是真正喜欢艺术的人能读懂的。人们不光看他的画,也看他的人,看他身上的“中国范儿”,那种为人为艺中的精气神。

梅墨生《茶壶蒲扇》43cm×33cm水墨纸本

这次交谈,使我对他念念在兹的“从容中道”说有了进一步了解。这可能是墨生兄艺术思想的一个标志性观点。去年秋天,他在广东美术馆所举行的画书诗巡展中,以“从容中道”为题,这次去佛罗伦萨画展,也以“从容中道”为名。这其中包含他独特的思考,凝聚着他的艺术智慧。这里面也包含着接近中国艺术精髓的因素。

梅墨生《设色水墨山水册页之一》35cm×50cm水墨纸本

他的“从容中道”观,妙在和合。是一种冶万类为一炉、融艺术与人生于一体的综合观。作为一个画者,不能局限于画。就文人画的发展历史看,没有一个画家仅仅通过纯粹画艺的提升能达到崇高境界的。或者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中,画就不是一种技艺,一个“行当”,它是一种生活,是人生命状态的延伸。就像八大山人所说的,他来作画,只是“涉事”——而不是来“创作”,更不是创作一种可以进入艺术市场的价值物。画,是画者的生活。梅墨生先生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是将诗书画与其整个生命存在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梅墨生《设色水墨山水册页之一》局部35cm×50cm水墨纸本

作为当代一位有影响的画家,他学植深厚,醉心儒道,又深染佛慧。他是当代国画界为数不多的有学问的画家,他画中有明显的书卷气,有阔大的学者气象。他兼擅多能,于道教、中医、太极等都有很深修养。他曾经是一位中医师,那浮沉于宇宙生长之门的医道,在他的画中有或明或暗的影子。他是一位有影响的太极专家,太极拳打得非常好,那一种柔功,那一番腾挪,似在他的山水花鸟中有展现。他从胡海牙大师究习道学,那清刚静寂的道教思想,几乎成了他的画魂。他是一个学者,一个行者,一个艺道中人,书画艺术与他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融合在一起,共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梅家境界”。他为山水,为花鸟,为诗,为书,也学道,学医,学太极,“梅家树树花”,其背后所潜藏的正是这“从容中道”的生命观。

梅墨生《山深处》34cm×34cm水墨纸本

他的“从容中道”,是一种心灵颐养之道。他作画,不光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给自己养心的。在“养眼”的形的背后是“养心”。画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的是人心灵的世界。与其说他作画是为了精研画艺,倒不如说,他提笔染墨,几尺宣纸展开,静心细体,一阵挥洒,在这过程中,蓄素守中,清心静气,活络其情怀,扩大其精神,进而融融与万物相即,绰绰与天地同流。他笔底流下的,是生命状态的记录,是一个世界,一个宇宙,或者一种“境界”。在这里,一片山水就是生命脉动的外在痕迹,一朵微花也就是独自心灵的细语。

梅墨生《设色山水册页之五》32cm×23cm水墨纸本

他的“从容中道”观,强调的是,由“中”而出。作为一个画者,不可能心灵局促,意思浅陋,杂念多多,能在笔底的世界中大有展张。有一等之胸襟方有一等之境界,方能出一等之气象。我注意到,作为一位国家画院的专业画家,墨生兄近年来,似乎不专心于画,太极,让他付出很多时间;读书几乎占去他日常生活的大半;而作诗作词,在游历山川、触动万象中,时时而发。我觉得,这些虽非画,又不离画。都是在培植为画的心胸,在为其心灵“葆光”,在为其弄笔“培气”。虽非笔墨中事,也笔墨中断断不可少也。

梅墨生《高山谁仰止,红日几当头》43cm×33cm水墨纸本

再者,墨生兄的“从容中道”观,还是一种阴阳协调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大易精神,是他的思想的底子。故其“中道”原则,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是崎岖倚侧中归于平正,是高贵的尊严由平凡中出,是深扣人心的智慧由平和中生。就形式而言,他为画强调,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焦则润之,曲则平之,实则虚之,露则藏之……独阳无阴,何以为画;脱离中道,何以求生!他的“中道”,不是简单的协调感,也不是追求简单的平衡,而是要展现艺术内在的联系性、运动性,追求内在的流转力、含蕴力。他非常赞成梁漱溟所说的,中国文化是一种内倾型的文化。他将此运用到绘画中,他认为,文人画之妙,大忌在外露,要有一种内倾力,要有潜气内转的精神。如他以太极法作图,太极法要在松柔、松静、松空。这是一种柔功,是一种内蕴之力,是无限的动势,无限的连绵,是身心一如、天地一体的腾挪。何为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他正在这柔功中追求春花灿烂的境界。他的书法,他的绘画,无不有这种独特的“柔性”在。没有大斩截,却分明有那种无所不在的力道。

梅墨生《参访路上人孤独》43cm×33cm水墨纸本

他论画,尤推崇“平中见奇”的思想,此受到麓台影响,又有其独特之体会。他的画不追求大制作,险奇斗怪中绝迹。这里没有高山大壑的险奇,没有江山万里的扩大,没有深山楼阁的繁复,没有奇花异卉的艳绰,似乎总是一湾溪水,迢迢的远山,脉脉的波纹,萧疏的林木,石边的一朵小花,村前的一只独鸟,山路上有野梅散发,雪地中一点殷红跃出。他这里,总是这样平和的叙述,轻风徐徐,长河无波。在他看来,画有奇警之思,但奇不是逞奇斗怪,而是平中就奇,在平常中有不平常,在微小中有伟大。一朵小花也是一个圆满俱足的世界。他的一幅画画“水流花开”——这是禅宗的当家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苏轼以之为文人艺术之高致,渐江以此为《画偈》的开篇,石涛以其为画之极则。不是对人活动场景的厌倦,而是荡去世俗气,荡去理性知识的遮蔽,让生命彻底敞开,直接呈现生命的智慧。

梅墨生《延安延川写生之一》33cm×45cm水墨纸本

我在《南画十六观》中谈到文徵明的艺术哲学时说:“衡山将生活充分的艺术化,也在艺术中极力保持生命的情趣,荡却贵族气。他在小山丛树中安心,在山林场圃中优游。其文雅而不风雅,清净而不清高,远俗而不傲世。他的艺术就像一朵自在开放的野花,而非名花异卉。”我在梅先生的作品中,看到这种精神的延续。

梅墨生《延安延川写生之一》局部33cm×45cm水墨纸本

最后,他的“从容中道”原则中,最不可忘的是“从容”二字,此是传统文人画妙法的两个关键字。从容者,优游也。这是一种人与物游的精神,是人与物共成一天的情怀。庄子说,浮游于万物之祖,是此意;中国艺术家所说的仰观大造,俯览时物,也是此意(这哪里是视点的高下流眄)。画者创造一个宇宙,一个安顿我心的宇宙,人虽未出现,在那岸边的疏木中有见,在那小桥下的流水中有见,就在那盘旋的青藤里,就在那高飞的云雀中。正因有这优游,颐养心性才有了落实;正因有这优游,冶万类为一炉才有可能;

梅墨生先生的“从容中道”,是和合之道,和顺积中英华发外之道、阴阳协调之道,更是人心与宇宙优游之道。我读梅墨生之诗之书之画,听其清谈,体其逸趣,初得其浅解,粗粗道来,向墨生兄和诸同道者求教。

梅墨生《月月红,时时青》43cm×33cm水墨纸本

梦在书外

文/言恭达

与生俱来,他注定是为中国笔墨而生。

梅墨生君36岁后名号觉公。佛者,觉也,知因果,明恩德,怀慈悲。弘一大师说,幸福源于内心历练,让人们抱着信仰向前,让生命乐在其中。

墨生性静气祥,恬淡素雅,颇合其性“梅”的清逸气象与风骨。人们常言“静水深流”,墨生数十年在中国书画艺术传统沃土上耕云播月,终成事业,如今虽享誉海内,仍不骄不躁,自觉潜行,好思虑,善悟道……可谓“知止而后定,静安虑得”。在他身上,我想到歌德的那句名言——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是不二法则。

梅墨生《佛光普照》69.5cm×55cm水墨纸本

与墨生见面不多,然心神相通,诚为“素交”矣!我想,素交的意义在于清纯与质朴,双方均以“素”为好,我与墨生均看重素色——清、淡、雅、韵,这大概便是不为功利而交,只为相惜而来的君子之交把!今年立春前,南京下了一场大雪,我在梅腮吻雪的意境中渴望着世界的纯净与清凛,也体味着墨生刚从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