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凡教授评世说新语中的英雄

北京青春痘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740647.html

年7月1日,复旦大学中文系蒋凡教授在《文史知识》期刊上发表了一篇《世说新语里的英雄》,《世说新语》是一本魏晋时期的笔记小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魏晋时期是文学自觉的时代,蒋凡教授解释自觉就是自动觉醒,指的是人性的复苏,精神的觉醒,思想的解放,重点就是人的精神和思想。

蒋凡教授经过统计,《世说新语》一共记载了五百多个魏晋时期的人物事迹,每个人的形象鲜明的活跃在字里行间,其中有不少人可以称得上英雄,这些时代的风云人物在历史动态中活脱地展现了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情和仕人的内心世界,构成了衣服活灵活现的魏晋社会人生的形象历史画卷,这本书不仅是了解和研究魏晋时期清谈和玄学思考必读资料,而且还是一部艺术上非常成功的文学名著,语言精约,意味隽永,妙趣横生,在幽微的哲学思考中,蕴含了深沉的人生感叹,给人以无尽的启迪。

但是,怎么样才算“英雄”,英雄的定义是什么?这却是一个难题,蒋凡教授列举了许多事例,比如《荷马史诗》,爱默生《英雄主义》,明星的粉丝,法西斯主义等等,然后得出结论,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对英雄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各有各的标准。比如对于非常极端的纳粹德国来说,希特勒就是英雄,现在来看的话,希特勒就是个疯子。

所以根据蒋凡教授的结论,我们以正常思维,普通老百姓立场来看的话,英雄应该是推动了社会历史进步的人物,比如瓦特,牛顿,马克思,爱因斯坦这些大牛,或者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大正面影响的人,比如说雷锋,焦裕禄这些人,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不过古代对于英雄的理解与现代有点区别,三国时期魏国刘劭《人物志》,里面就有《英雄》篇,对英雄的定义就是:英为文昌,雄为武称......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认为曹操那种又能写诗又能打仗,还能管民政,的人就是英雄,还有项羽那种又能写诗又能打仗,还有大气魄大胆识的人,也是英雄。

而在《世说新语》中,也是持这种观点,以有没有贡献,有没有才华,有没有胆识作为英雄的标准,并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蒋凡教授提到了王敦和恒温,这二人都是《世说新语》的主角之一,各自占有不少的篇幅,二人都是文武兼备的野心家,结局都失败了,但《世说新语》依然认为他们是英雄。

读完蒋凡教授这篇文章,感觉古今观念差异还是有的,要是在古代,雷锋恐怕很难成为英雄,虽然有贡献,但才华并不出众,又没有野心,不符合古人的标准,而从现代标准来看的话,王敦也就是个争权夺利的世家大族领导人而已,算不上英雄。到底是时代成就了英雄,还是英雄创造了时代,这恐怕又是一个等同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说不清楚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