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六朝风流人物尽在世说新语萨培喇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这部书的作者是刘义庆。刘义庆是南朝宗室子弟,他的叔叔是宋武帝刘裕。刘义庆在朝廷中担任过秘书监,负责掌管皇家收藏的图书,这份工作让他有机会博览群书,看到很多珍贵书籍版本。于是他萌生了写一部笔记小说的想法。从此世间多了一部《世说新语》,后人了解魏晋名人风采多了一份鲜活资料。

魏晋风流是后人对那个历史时期的概括,《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人物和故事大部分都有原型,遇到民间传说的时候,才会稍加修饰。由于这部书写得文采斐然,被后人一致公认为文学价值高于史学价值。通过书中记载的故事可以看到魏晋名士的风采,让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

刘义庆在品评魏晋六朝名士的时候,有他自己的感情色彩。德雅、方正、豪爽,当然是正面人物;谗险、轻诋、惑溺,就是反面人物了。由于刘义庆的个人观点过于强烈,让他也受到了很多诟病。比如王徽之雪夜访戴逵的故事,被刘义庆认为是怪诞。这种观点和后人的主流认识相去甚远。王徽之的率真是后人所公认的,他敢于冲破礼法束缚,追求个性解放,这才是魏晋名士最让人仰慕的一面。

当然了,在《世说新语》之中对大部分名士的描写还是符合大众观念的。比如魏晋文人特别重视从容雅量之美,书中通过名士谢安的几个小故事表现出这种美德。谢安喜欢下围棋,有一次下棋的过程中忽然接到前方战报。他面无表情地看完了战报,继续心平气和地下棋。别人问起来,他才淡然地说一句,“大获全胜!”遇到喜事能够心平气和,遇到惊险之际谢安也能神态悠闲,谢安泛海遇风的故事还请大家自己去看。

魏晋文人喜欢“清谈”,清谈讲究言约旨远,就是用含蓄文雅的语言表达高尚的情操、远大的志向。刘义庆把清谈概括为“有意无意之间”,有意无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只有若即若离、神而明之、恰到好处,才符合清谈的妙旨。

《世说新语》文字生动,用词精准,对后代文学创作影响很大。对于场面的描写,对于人物的刻画,对于故事情节的推动,多种写作技巧综合运用,让人读起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直到当代,《世说新语》还被反复出版发行,让今人继续领略魏晋六朝名士的风雅趣闻。

拓展阅读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探寻秦代长城遗址

危崖就在身边,依然观远山看流水,清代吴阐思绘《秋山怀远》

晚清外交大臣赴美保护华人权益,近代杰出爱国者黄遵宪

还记得“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杜牧吗,他的人生并非只有花前月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