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一词,其实也并不是今天才有的。
在古代,有个叫潘安的同学,其实就是小鲜肉的代表。
在《世说新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潘安每次外出的时候,乘坐着一辆平板车,这种车相当于现在的轿跑敞篷车。而当他把车开到人群中的时候,众多年轻女子夹道围观,简直是把整条街都给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她们扔水果的扔水果,丢香囊的丢香囊,更有情绪激动的人,会跳上车直接当场表白。然后潘安这一路转回家后,就会收获满满一车子的礼物,让整个城里的男人们都羡慕的要死。
而与此相对的是那位写出了《三都赋》,令洛阳纸贵的左思。《世说新语》里给了他两个字的评价“丑绝”。左太冲长得丑不打紧,但是他却不自知。他以为有才华的人可以pk有颜值的人,于是就想效仿潘安开车到大街上去露露面。这不去还好,去了之后简直是怀疑人生,别人的车捡回来的是水果、香囊、珠宝,而左思的车捡到的却是一堆石头、烂菜叶和臭鸡蛋。
看来,看颜值的时代,古来有之。
而《世说新语》作为一本最有料,有趣的书,确实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奇葩故事。
这其中还包括一个叫何宴的人。
何宴生活在魏晋时期,他因为长的帅,而被曹操收作了干儿子的同时,还顺带把曹操的女儿也娶到了手。
到了曹丕的儿子魏明帝在位的时候,就对这位已经40多岁了还长着一副小鲜肉面孔的姑父很是嫉妒。
明帝觉得何宴也一定和别的男人一样,肯定是用了像大宝这样的男士保养品的。于是他就想当众让何宴出出丑。让所有人都见一见这位卸妆后的大叔,到底会是一副什么模样。
《世说新语》里的原文是这样的: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我们把他翻译加工成今天的语言文字,然后再换个场景大概会是下面这样一个演义。
魏明帝作为皇帝,又因为是晚辈的缘故,不好硬是拿一条毛巾粗鲁的让何宴擦脸。
他就想了一个很鸡贼的办法,大热天的请何宴吃火锅。
天热,在领导面前,又是吃这么火辣的饭菜,虽然何宴当时心里有一万句问候魏明帝亲人的话,但最终还是乖乖的吃了火锅。
几筷子火辣辣的菜酱以下肚,只见得他头上、身上、甚至是连手上都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他一边假里假意的说着火锅好吃的同时,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汗水。
他一边擦拭着脸上汗水的同时,明帝又一边把眼睛睁的又大又圆,想要亲眼目睹他鲜肉人设的崩塌。
然而,事与愿违。
事实证明,何宴真真是被《世说新语》冷落了的一位帅哥鲜肉。
他的帅,不但是没有做过任何的修饰和伪装,是最清新、最自然、最原始的。
而且,在这汗水一擦之后,反而显得他更加通红玉润,整个脸都焕发出了一种升了级的美。
无奈,魏明帝整的这个现场直播来了个逆转,让何宴的帅更加名满京城。
他只得苦苦的向何宴问道:“你到底用的什么护肤品,可以分享下吗”?
何宴人也挺老实,又怕欺君。于是就跟魏明帝说了是“五石散”。
后来据鲁迅和有关专家的考证,其实魏晋时期文人们争相吃的这种“五石散”其实相当于今天的“摇头丸”。
而40岁的帅大叔何宴,大概除了真正长得帅之外,还有一颗年轻的心态吧。
他们追求的不是帅,也不是自由,而是“自由的帅”和“帅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