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厌房栊,促席万花丛。
荷阴卸何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大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刻来到了。
在这炎炎夏日中,不如和小印一起逛博物馆,看看古人的消暑神器
李清照在《醉花阴》里说道:“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大暑时节,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如果让古人列个消暑纳凉的必备清单,清凉沁肤、爽身安神的瓷枕一定榜上有名。
这件海淀区博物馆馆藏的磁州窑白釉黑彩婴戏图枕,枕面外周以双线勾勒如意形开光及双弦纹,开光与弦纹间饰四组写意卷草纹,开光内绘婴戏图,稚童手牵四轮鸭形玩具木车在户外嬉戏,透射出天真可爱的童趣,画面生动。
磁州窑白釉黑彩婴戏图枕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葡萄苜蓿夸。”大暑也是瓜果成熟的时节,咬上一口清爽的西瓜,舌尖仿佛有清风吹
收藏在北京西瓜博物馆的这件三彩西瓜,安放在一个敞口的浅腹盘内,两者在烧制过程中,就浑然成为一体。瓜皮用绿釉绘制,黄底的西瓜纹理惟妙惟肖,而且西瓜的顶端还被安上了一个弯曲的瓜蒂,当成摆件的话,绝对能以假乱真。
三彩西瓜北京西瓜博物馆
中国发明食物保鲜的方法在《诗经》中便有记载:人们冬日凿冰储藏,供贵族们夏季饮用。《周礼·凌人》记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夏天的时候,人们在青铜冰鉴的鉴和缶之间装上冰,从而使缶内的美酒变凉,做成冰镇酒。
这件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冰鉴,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出土时,还带有长柄的铜勺,正是古人用来从冰鉴中舀酒的用具。这件青铜冰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其精巧的构造、繁复精美的纹饰,不禁让现代人对古人的智慧啧啧称奇。
青铜冰鉴中国国家博物馆
而你眼中的夏天是什么颜色呢?看看老甲艺术馆收藏的这幅《山林盛夏》,画家用丰富的色彩描绘出了夏日山林的风光,看着这幅绘画作品,仿佛置身于风景秀丽的山林之中。
《山林盛夏》老甲艺术馆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愿你历经了夏天的苦热,依然坚定地憧憬远方,迎来硕果累累的秋天。
内容来源:北京文博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海淀区博物馆、北京西瓜博物馆、老甲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