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成语,原来都来自世说新语

病院定阅哦

滥觞:古典文学与诗词(gdwxysc)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的条记小说,记录了东汉后期到魏晋时代的墨客逸闻。

个中不乏风趣的事和富于哲理的故事,本日,一同来看看那些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吧!

《世说新语·规箴》:

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学生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希望旭日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学生之徒,皆寂然增敬。

寂然,瞻仰的风度。起敬:形成佩服的心思。描述形成端庄仰慕的情绪。

《世说新语·品德》:

岳父不悉恭,恭做人无长物。

指除自己外再没有有余的东西。描述穷苦。常滥用来描述没有善于。

《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七岁,尝与诸赤子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指路边的苦李,走过的人不摘取。比方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

《世说新语·品德》:

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本旨比方伯仲都特别好。今多指互相曾共劫难的人;又指互相处于相同艰苦境界的人。

《世说新语·容止》: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像鹤站在鸡群中相同。比方一私人的风度或能力在四周一群人里显得很凸起。

《世说新语·排调》:

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因此,云:“渐至佳境。”

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方境遇逐步好转或兴致逐步浓重。

《世说新语·文学》:

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冯怀)共语,因及《自在》。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创新义于众贤除外。

独翻新意,理论和他人不相同。每每指提议新的主见、观点或创做出新颖的模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蓄意显出自己的不同凡响或许用往日不同的表白方法来吸惹人。

《世说新语·谈话》:

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滋味鲜美,不用用盐豉做调味品。泛指有地点韵味的土特产。

《世说新语·文学》: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做诗,不成者行大法;反响便为诗曰:“煮豆持做羹,漉菽觉得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七步以内能实现一首诗,比方人的才情矫捷,常识优裕。

《世说新语·品德》: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成见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相同,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念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仍然,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道理是把席切断,隔开坐。比方诤友断交。

《世说新语·品德》:

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成?

指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描述很忙,多坐片时儿的功夫都没有。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何如”!谢公闻之曰:“子野堪称一往有密意。”

指对人或对事物倾泻了很深的情绪,神往而不能降服。

《世说新语·容止》: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描述夫君仙颜。

《世说新语·雅量》:

郄太傅在京口,遣学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郄信:“君往东厢,肆意选之。”学生归,白郄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自持;只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郄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指为人豪迈,能力凸起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做,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应时齿舌间得利。”

靠着马上出征的战马草拟文献,能够立等脱稿。描述文思矫捷,文章写得快。倚:靠。

《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若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比方文章或丹青的得神之处。

预览时标签不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