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卫洗马就要来啦!”
“哇!”一则消息的传开,让建康城万千少女失声尖叫,她们聚集在城门边,静静地等候那位卫洗马的到来。
在众人热烈目光的注视下,一辆牛车(魏晋士人喜乘牛车)缓缓驶来,只见车上端坐一位俊美少年郎,眉眼清秀,面色如玉,那模样只消一眼,便再难以忘怀。
人群中爆发出欢呼,那些女人纷纷围了上来,手拉着手,不让牛车通过,火爆场面丝毫不亚于当今的粉丝见面会。炽热的目光不断朝那位美男投来,而他却仿佛很不适应,举起宽大的袖袍来挡住那些有如实质的目光,不经意间露出的绝美而慌乱的面容,无不让在场女性倾倒。“好帅啊!”
“妈妈我恋爱了。”
“都别抢,他是我的!”
这样的声音不断在他耳边腾起,让他心神不宁:“诸位,麻烦让一让。”
“哇!他说话了!”
“声音好好听!”
“酥了酥了!”
人群中爆发出的喧闹无边无际,犹如巨大的海浪,要把车上那位美男子淹没。他被冲击得头昏脑胀,给那容颜添上了病弱的美感。
“好帅啊!”
尖叫声一浪大过一浪,他两眼一黑,倒了下来......那位男子名叫卫玠,如果能让他自由选择,他一定不会让自己长得这么帅,因为对他来说,太帅,真的是一种负担。晋武帝太康七年(公元年),卫玠出生,这个孩子通体洁白,如玉石雕琢出来的一般。长到五岁,帅哥坯子已经显露,爷爷卫瓘看着自己的小孙子,又高兴又惋惜地说道:“我孙子日后注定不同凡响,只是我老了,看不到他长大成人的那一天喽。”
其实,爷爷何必看到他长大,卫玠小时候的一些遭遇,就已经暗示了他日后的结局。
在卫玠还小的时候,他坐车上街,路人纷纷为他侧目,还以为是一尊玉人坐在车上,可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尊玉人竟然会动!他是活的!
于是,整个洛阳城都轰动了,大家纷纷上街前来观看,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而卫玠年岁尚小,哪里见过这等场面,看着众人如狼似虎地一拨一拨涌上来,他被吓哭了。这件事在他心底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卫玠不仅是生得白,慢慢长开了的他,获得了世间罕有的帅气容貌。他的舅舅王济,时任骠骑将军,史书中说他“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妥妥的高富帅一枚,但他最害怕的就是与外甥卫玠站到一起,每当这样“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王济就必然无可奈何地感慨一番:“和卫玠一起,就感觉身边站着光彩夺目的珠玉,和他一比,我简直丑死了!”
事实证明,只有帅哥才能打败帅哥。卫玠不同于现今的一些小鲜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人家肚子里是有点东西的。魏晋时期玄学之风盛行,卫玠也投入到玄学研究中去,他好学好思,小小年纪便思考了许多高深的问题。
有一回他找到尚书令乐广,问他:“人为什么会做梦?”
乐广回答:“因为心有所想。”
“那为什么会梦到我从未见过的东西呢?这些东西我可没有想到过。”卫玠追问。
乐广答:“你没梦见过坐车进老鼠洞,没梦见过配着蘸料吃铁棒吧。这都是因为因缘,你没想过这些事情,它们自然不会出现在你的梦里。”
这个解释是不是让你一头雾水,巧了,卫玠也是这么觉得的,既然无法从乐广这里得到答案,那么他就自己想,天天想、月月想,终于让自己想出了病。
钱钟书先生说自己身上有一股“痴气”,我认为他能成为大师,也恰恰是因为有着一股“痴气”。古今有大学问者,皆有一股“痴气”,王阳明格物致知,婚礼都不去,对着竹子发三天呆,生病卧床。正是由于对学问有着外人看起来痴傻般的专注,方能成就他们在一定领域内的成功。而卫玠也有着这样一股“痴气”。
乐广听说这小子想个做梦问题想出了病,也是大吃一惊,他连忙赶到卫玠的床前,为他耐心解释,卫玠听罢,茅塞顿开,病很快就好了。乐广很高兴,他感慨不已:“这孩子以后心里一定不会得治不好的病了。”多年的修习,给了卫玠高逸的气质,令他的美貌更上一层楼。但他才不管这些,卫玠决计要当一个实力派。
学以致用,玄学在魏晋最大的作用便是清谈,卫玠便把生命的大部分热情都投入到清谈当中去。他有多喜欢清谈呢?《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北方战乱,卫玠南渡,拜见大将军王敦,在王敦府上,他见到了谢幼舆,二人整整清谈一夜,气氛十分热烈,以至于王敦在一旁都插不上嘴。但是,这也损伤了卫玠的身体,那晚之后他就病倒了。
为了清谈,卫玠可以做到忘乎所以,这让他本就羸弱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弱,以至于他的母亲像禁止小孩玩游戏一样禁止他去清谈。不过,他的大名早已传开,亲友们来家里做客,总要请他说两句,碍于母亲,他不敢多言,但仅仅用一些只言片语,就可以得到满堂喝彩。当时的豪门王家出了三个名流:王澄、王玄、王济。但世人却说:“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可见卫玠实力之强。
作为贵族公子,卫玠的修养极好,他认为人无完人,故而能容人,什么事情都可以宽恕,人们终年见不到他展现出喜怒的神色。帅哥都是被人给预定了的,之前提到的乐广,早已将女儿许配给了卫玠,但此女福薄,待卫玠真正成年,她却去世已久。夫妻感情如何已经无法考证,但卫玠在妻子亡故后,多少年来一直孑然一身,而且作为万千少女的梦里老公,他愣是没有制造任何花边新闻。
卫玠迁居南方,结识了征南将军山简,他见卫玠才貌双全,便把女儿嫁给卫玠。只是,卫玠哪里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身体太差,山简恰恰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条件。
永嘉六年(公元年),他离开豫章(今江西南昌),前往京城建康,他的粉丝们欢呼雀跃,纷纷围上来观看,童年的梦魇再次出现在卫玠眼前。他本就体弱,再加上这一番惊吓,很快便卧床不起,不多久便去世了。那些人懊丧不已,都说是他们把卫玠给看死的。从此江湖上便留下“看杀卫玠”的传说。
卫玠死后,朝中百官无不扼腕叹息,谢鲲甚至悲痛地说:“国之栋梁,折了!”狂热的粉丝给偶像带来困扰,其实不是近几年的事,古已有之。“看杀卫玠”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晋朝,但这又何尝不是当今社会追星乱象的写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