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之最醒梦丨相见欢古籍文献专场

郑华国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本场「媿斋藏目」专题集结郑氏旧藏珍本30件,册内多有郑氏亲笔批注。凡遇珍本时,郑先生亲作「校点」及考证文章,有如本场之通篇点校「未刊稿《扬州梦》十六回」,另附长跋三则,足见珍重!

另有唐弢旧藏《心史丛刊》系郑先生得于修绠堂,如《难中竹报》、《绘图九尾龟》、《极乐世界传奇》及《汉魏六朝冢墓遗文图录》等,多有其批跋勘校。亦有清末起义及辛亥革命期间史料,如《猛回头》、《恢复梦传奇》、《官场维新记》与《二十年来之最醒梦》等,先生视其为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封建王朝覆没前夕的诸般写照,另作「校点后记」,未见刊发!

其《二十年来之最醒梦》为之珍重,郑先生亦曾致信于中华书局李侃先生,提及将此书收录至《近代人物文集丛刊》(系年中华书局主持的重大项目,主要出版未刊或罕见的文献)之内,或因诸多因素所致,未能如愿,以期后世学者促此夙愿!

「饼蓴长物」

郑炳纯(-)系北京通州人,字晋一、号媿斋,别署饼蓴、病鹑等。郑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受父兄影响,钟情于古典文化,熟读经书,兼及史籍、诗词、书画及中医等。通州西集郑氏,以耕读传家,于清代有秀才四位,祖父郑溱即是其中一位。其交游广泛,与王世襄、季羡林、冯友兰、严宝善、姜德明、魏隐儒等交好。

关于生平

郑先生早年于金店学徒,后于北京东安市场(今王府井大街)经营古旧书,以「晋一」为字号,终日沉浸于古书典籍,加之勤奋好学,学养日深。至年公私合营后,便任职于北京市中国书店(琉璃厂)从事古旧书工作,因学养深厚,精通业务,人称「老夫子」。年曾作为中国书店派出的三位导师之一,于全国古旧书发行业务研究班授课,年被评为副研究馆员,是中国书店最早获得高级职称的专家之一。

关于著作

郑先生辑校有《书林碎录》、《郑板桥外集》等,点校有《话梦集》、《春明梦录》、《东华琐录》、《辨证奇闻》、《墨缘汇观》等若干种,另有未出版点校稿本数种。参与《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的点校及审阅工作,并于《文献》、《史学史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等刊物发表诸多学术文章,如《汲古阁图及诸家题咏》、《图绘宝鉴及其续书》等,其考证清晰、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足见学术功底。

LOT心史丛刊·三集全

民国·孟森辑一函三册纸本19.5×13cm.

民国二十五年()上海大东书局排印本

藏印:唐弢藏书章、唐弢藏书、蟠室藏书、风子

钤印:郑炳纯、媿斋病鹑读过、饼蓴长物

提要:是书为民国间史学考证之札记,原为刊登于各日报、月报的考据文章,多「网罗轶事、非史家所必取之资」,是为纠正清末民初无数不经荒诞之说,后汇印成册。书内有著名作家唐弢先生、当代著名版本学家郑炳纯先生藏印,初集扉页题记云「《心史丛刊》三册,是唐弢风云楼今月散出者……乙巳寒食日得于修鲠(绠)堂」。修鲠(绠)堂为旧京隆福寺古旧书商铺。

参阅:《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民国编》第页、《断袖文编:中国古代同性恋史料集成》第页

LOT中国美术史·二种

民国·叶瀚撰二册纸本26×15cm.

民国间北京大学排印本

钤印:媿斋病鹑读过

提要:是书内收《中国美术史》第一编图绘、第二编雕刻,书衣上有郑氏题记「杭县叶瀚编/北京大学讲义」「约一九二三年印」,内页有多处批跋及题记,另有手札一纸、载姜德明藏《程氏墨苑》的具体细节。据《中国文化研究集刊》所载,其于北大任教期十年中,著述有《墨镜诂义》,又因教授中国美术史,著《中国美术史》图绘、雕刻二编,已印行。塑像、陶瓷二史,印数十页,纂辑未完,现拟徐纂。

叶瀚(-)系浙江杭州人,字浩吾。为维新派人士、谋求教育救国,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影响力较大。曾为鄞县马氏诸兄弟讲授传统儒学道德观。著有《中国通史》、《中国学术史》、《中国美术史》、《墨经诂义》、《清代地理学家传略》等凡几十余种。

参阅:《中国文化研究集·第5辑》第页

LOT绘图九尾龟八卷·一百九十二回

清·张春帆撰一函八册纸本20×13cm.

民国六年()上海集成书局印行

提要:是书花纹边框,卷前均刊绣像,为晚清著名艳情小说、古代十大禁书之一,鲁迅先生在勾勒有清一代「狭邪小说」发展脉络时,以此书殿。书衣有郑炳纯先生年墨笔题记:「此一九六四年所买,彼时欲治俗语,历代通俗读物拟读而摘之。寻有支农之役一年,后致力于版本目录,遂不复读。六十六年破四旧声中,以此书迹近黄色,不敢留于家,同他书画八十种交公。……饼蓴记。九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藏书之厄,可见一斑。

张春帆(-)系江苏常州人,名炎、笔名漱六山房。其寓居上海、开设漱六山房书局,时长为报馆撰短篇小说,遂以小说家名世。著有《九尾龟》、《黑狱》、《宦海》、《反倭袍》、《新果报录》等。

参阅:《断袖文编:中国古代同性恋史料集成》第页

LOT汉魏六朝冢墓遗文图录十卷·附补遗

民国·赵万里编一函三册纸本30×27cm.

民国二十五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行

钤印:饼蓴长物

提要:是书前有郑炳纯长跋三则、内页批校及考证浮签多处,述得书之事、考证是书并加以校雠,云「应存七百九十七图版,此本缺图四十二面、缺文十二面又后记一面......炳纯记」等内容。据《现代大学史学系概览》所载,此《汉魏六朝冢墓遗文图录》项目为赵万里任教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期间所作,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合作,始于民国二十年()七月,出版于民国二十五年()五月。

此书搜集整理汉魏至隋代各地墓志、墓记、神座、柩铭等拓本,收录七百余种,每种墓志,力求整纸初拓足拓本或损字较少纸本,并记有拓本尺寸、行款、书体及出土地点等,并加以考证。是为集近代收藏隋以前墓志之大成也,亦为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与考古的基本史料。

赵万里(-)系浙江海宁人,字斐云,别号芸盒、舜禽。为学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师从王国维,学习文史、戏曲、金石、版本、目录、校勘等学科。其一生都在北京图书馆从事善本采访、编目、保存工作,与傅增湘、周叔弢等交往深切,长期协助郑振铎、徐森玉等多方搜集名刻善本和碑刻拓片,汇藏于北平图书馆。《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抢救与整理,均有赵万里的主持或参与。

参阅:《现代大学史学系概览·-·下》第页

LOT极乐世界传奇

清·观剧道人撰一册纸本20.5×13cm.

清光绪三十一年()广州安雅书局排印本

钤印:饼蓴长物、媿斋病鹑读过

提要:是书内页有数处批注,并于扉页题「饼蓴所藏珍本」字样。此书原为八卷八十出,然是本为十三卷八十出,仅见首图所藏,惜本拍品残存首二卷矣!

观剧道人(-?)为京剧作家,又名惰园主人。所著《极乐世界传奇》系较早的皮簧剧本之一。此书虽名传奇,实为早期的京剧、二黄曲本,据《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等故事改编而成。清末李毓如将此改编为京剧《龙马姻缘》,又名《南安关》,福寿班、同春班及程砚秋曾出演此剧目。

参阅:《中国京剧史·上》第页、《清代花部戏研究》第页

LOT猛回头

清末·陈天华一册纸本19.5×13cm.

民国元年()湖南长沙南阳街维新印

提要:是书为辛亥革命史料,另附考证文章一纸。其通篇以血泪文字、力图唤醒同胞,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浓厚的民族感情弥漫全书,令人动容。辛亥革命领袖黄兴于年回国后发动起义,将此书于军界、学界广为散发,湖北日知会用《猛回头》在新军中传播革命、发展会员。熊成基发动安庆起义前,也曾用此书教育新军。而晚清政府却将此书视为洪水猛兽,列为「禁书/逆书」,下令严禁。

据《湖南近年史事日志》所载,此书最初为光绪二十九年()在东京出版,不久即传入国内。有《作新译社》于光绪三十年()在长沙南阳街成立,秘密代售各种革命书报,直至民国元年()湖南独立。中学历史课本亦有所提及、《中国历史》(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天华(-)系湖南新化人,字星台、过庭,别号思黄。为中国近代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早年参与反对清廷活动,并与黄兴、宋教仁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策划武装起义。年在东京参与反对《取缔清国人留日学生规则》的活动时,以死明志,留下《绝命书》五千言。黄兴为《绝命书》作跋,孙中山称赞其为「热心血性的革命党」。著有《警世钟》《猛回头》《狮子吼》等。

参阅:《黄兴年谱》第26页、《湖南近年史事日志·-》第46页

LOT恢复梦传奇·南北洋会操大演习

民国·高仲和著一册纸本21.5×14.5cm.

清光绪三十二年()清国留学生会馆刊印

钤印:郑炳纯印、饼蓴长物、郑炳纯校书记

提要:是书为高仲和留学日本时所撰,又名《南北洋会操大演习》,时清政府大练新兵,并于河南彰德(安阳)举行大演习,谓之「南北洋会操」,北军由北洋大臣袁世凯统率、南军主力则为湖北新军,仲和有感于此,向往革命,发为梦想。剧情梗概为南军起义,奇袭北军,各省响应。迫使袁氏媾和,清廷因此倒台,于是共和成功。剧成署名「睡梦子」,秘密印售流传。高仲和作此剧时,不过是出于文人之想象,岂料事后辛亥革命,起因经过,其事实颇多与剧情相结合,众因称之为辛亥革命之预言者云云。

高仲和(-)系湖北枣阳人,原名维崧、字重源。为中国同盟会会员、国会参议院议员,入湖北通志馆编修湖北通志。曾于光绪三十年()年经考选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法科,宣统二年()归国,应朝试授法科举人,任黑龙江陆军学堂教习。次年武昌起义时,辞教南下,与李四光同行返鄂,至即授都督府军事参议官。后出师北伐,随同季雨霖招讨安、襄、郧、荆等地。此后任湖北民政公署实业科长,历任持志大学、中国公学、中国大学、民国大学等校教授,主讲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治思想史等。著有《北征记》等。

参阅:《辛亥革命人物像传》第52页、《湖北省志人物志稿》第61页、《辛亥首义回忆录·第4辑》第页

LOT扬州梦·十六回

清·佚名合订一册纸本19.5×13cm.

民国四年()国学维持社印本

钤印:晋一、饼蓴长物、媿斋病鹑读过

提要:是书为郑炳纯通篇批校,考证完备,另有郑氏长跋二则,谓「以郑燮板桥起结,叙乾隆间扬州事,书中陈名士即板桥,鲁都转即卢雅雨,曾任两淮盐运使,辑刻雅雨堂丛书,其馀诸人细考,也必有所指」。因书中多「我朝」「本朝」字样,故而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谓之「审其口气,为清人作」。此排印本为仅存之版本,所见甚罕!乙巳,年」。修鲠(绠)堂为旧京隆福寺古旧书商铺。

此书前刊目录,全书凡十六回,为葆光主人校勘,其假托「陈晚桥」之名,述扬州八怪郑板桥之事,并将扬州的风物、习俗穿插其中,如盐商之豪华、文人之放荡、名园之构造、社会之所闻,均足为谈。唯以游踪为线索,评论扬州古今人物,备述名胜古迹之沿革,堪称扬州风物志、民俗志与人物志之杂集。书中涉及人物多实有其人,如元子才(袁枚)、戴东原、金兆燕等。

参阅:《说苑珍闻》第72页、《小说书坊录》第页、《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第75页、《中国通俗小说鉴赏辞典》第页、《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第页、《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第页

LOT官场维新记·十六回

清·佚名一夹二册纸本22×12cm.

清光绪三十二年()初印本

钤印:饼蓴长物、郑炳纯校书记

提要:是书内有郑炳纯多处批校、并附长跋,另附「校点后记」二则,提及与《恢复梦》为同一时代背景,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清末的变法运动。其抨击以慈禧为首的封建官吏所实施的假维新运动,揭露袁谓贤等人以维新作为手段升官发财的故事。全书共涉及三十八位人物,其文笔流畅,人物描写恰如其分,较为客观地反映出清末宫廷及官场的真实现状。收录于《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中国近代官场小说选》等丛刊内。

此书为清末谴责小说,系反映晚清维新变法运动最为深刻的一部书,又名《新党升官发财记》或《新党发财记》,撰者佚其名。据郑氏题跋、及阿英《晚清小说史》所载,此书初印本未署印所及年月,或为武汉地区刊行,初名为《官场维新记》十六回,后为迎合读者,方才更名为《新党升官发财记》十六回(上海作新社刊本)。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即据此为底本重印(见其「出版说明」)。

参阅:《清宫秘闻》第页、《中国近代官场小说选·卷十》第3页、《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5》第页、《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发展研究》第页、《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第页、《汤志钧史学论文集》页、《古典小说戏曲书目》第页

LOT二十年来之最醒梦

清末·卢懋功撰一册纸本22×13.2cm.

清光绪三十三年()北京益森公司印本

钤印:郑炳纯印、郑炳纯校书记、媿斋病鹑读过

提要:是书前有郑氏长跋一则、内页多处批校,另附郑氏致李侃信札一通、问及是否可将此书列入「近代人物文集丛刊」等事宜(系年中华书局主持的重大项目,主要出版未刊或罕见的文献),并附校点稿前言,或因作者资料不足、未能如愿出版、实为惋惜,札记内有勾抹痕迹,当为底稿。此书前刊骆路引言及卢氏自序,收录卢懋功文稿及诗稿,多写于维新变法和辛丑条约之后,时任奉天渔业总办,是为晚清北洋大臣、维新改革之重要思想人物。

李侃(-)系辽宁本溪人,为著名历史学家、出版家,历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史料学会会长、中华书局原总编辑,香港中华书局原董事长等职。著有《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散论》、《史林随想录》、《中国近代史论丛稿》、《李侃史论选集》、《李侃史学随笔选》等。

卢懋功(生卒不详)系河南潢川人,字潜斋(乾斋)。历任直隶候补知府、奉天渔业总办、河南许昌县知事等职务,主要活跃于清末至民国初期。与天津「大公报」创办人英敛之交好,其大多文章都发表于大公报,并为英氏《也是集》题序。

据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谕旨所载,「旨廕生张厚堃着翰林院撰文员缺着沈曾桐补授分发......直隶试用知府李盛耆庐懋功......」,另据《辽宁省志》、《东三省政略》所载,光绪三十三年()改派直隶候补知府卢懋功前往接办奉天渔业公司,并于年7月至年7月间任奉天渔业总办一职,此后王顺存接任。另据《民国时期河南省县长名录》所载,卢懋功于年至年间任河南许昌县知事,并成立警备队,亲自统领。民国十年()河南省公署在开封焚毁各县查获烟土白丸,于督署内焚毁,委警务处龙敏修督办,委道尹吴宝伟、卢懋功、王光地等为五区总办。

其早期著述多为光绪末期刊行,有《乾斋文稿》、《二十年来之最醒梦》等,多为稀见之本。据《清人别集总目》所载,卢懋功著有《乾斋文稿》、其版本不详(或为光绪晚期印本),现藏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另据《河南官报》所刊《光州宣讲所开张演说》《濬智书社开张演说》文章,署名为卢懋功,濬智书社于光绪三十三年()2月开办于光州(潢川)。据《岭南晚清文学研究》所载,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刊行后,卢懋功撰有《读新大陆游记》一文,于年收录于钱杏邨所辑的《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第五卷散文。另据《清末社会维护领海渔业权活动考察》所载,卢懋功曾出版《卢守懋功条陈渔业立海军基础从前保护巡船急宜改良禀》一书,为宣统二年()天津北洋官报兼印刷局代绛雪斋书局印,后收录于《北洋公牍类纂续编》卷二十一兵政。

其发表于天津「大公报」的文章有,第号/年7月11日《代论高泉河游记》、第号/年11月19日《演说渔业所以设立之宗旨及其关系》等。民国初期,其大多文章刊登于天津「益世报」,其文章直指时政,有年11月13日《挽蔡松坡先生联》、年12月21日《谐文·中国将来之国利民福》、年12月28日《言论·我之今后对于中国政局观》、年12月29日《言论·我之今后对于中国政局观(续)》、年10月6日《专稿·驳杨度对于时局之通电》、年11月30日《专稿·读密勒报论今后中国之问题》、年1月11日《专件·请愿众院振兴商业案》等。

摘录《卢守懋功条陈渔业立海军基础从前保护巡船急宜改良禀》:「卑府以为,沿海口岸添募水师,自不容缓。况各国富强,雄视海上,未有不以渔业所及之区为海权领有之土。当兹二十世纪竞争之秋,尤宜振兴海军,为扩张强权之根本」、「(奉省)久为外人所垂涎,我不力求渔业发达,将无以巩固海权,实无以拱卫陪都,其密切关系有与渔业之盛衰相通可不重哉」、「若谓渔业一端,徒收鱼税,则宗旨既误,而发达亦难。非寓海权于渔业之中,无以为穷民谋衣食之源,即无以为国家保疆圉之计」。

参阅:《民国时期河南省县长名录》第75页、《辽宁省志·水产志》第页、《河南辛亥革命史事长编·下》第页、《清人别集总目·上》第页、光绪三十三年《河南官报》第期、《岭南晚清文学研究》第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