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然大悟勾践说谎复仇及其背后的三个

白癜风患者爱心工程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71230/5971033.html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越王勾践。一提起勾践,大家就会想到他卧薪尝胆、复仇吴国的故事,他也因此成为刻苦自励、艰苦奋斗的象征。很多人也佩服伍子胥,他可谓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给人留下不惜性命、直言进谏的印象。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品读《吴越春秋》,就会发现勾践和伍子胥形象的崩塌:他们成了两个说谎大师——在赵晔的笔下,勾践和伍子胥是靠一路说谎才获得成功的。事实上,说谎的又何止是他俩!从创立吴国的太伯到篡位谋反的阖闾,从身居高位的范蠡到甘作绿叶的渔父,在吴越争霸的过程中几乎人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说谎。他们为什么要说谎?他们怎样说谎?赵晔对说谎浓墨重彩的描写又体现了他对哪些问题的思考?换一种角度解读吴越争霸,多一种视角理解这段历史!

到底能否学而成圣

越王勾践和“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越国被吴国打败后,勾践决意复仇,于是天天睡在柴草之上,在床头还挂上一颗苦胆,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下胆的苦涩滋味,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仇恨与屈辱;最终勾践带领越国人民发奋图强,一雪前耻击溃了吴国,令吴王夫差伏剑自尽。

老师们会语重心长地告诉每一个中小学生,“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可以苦尽甘来,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卧薪尝胆的精神。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很多人一直到自己做了父母、再对孩子讲成语“卧薪尝胆”时,都可能仍然没有注意到这个故事中的另一面:勾践卧薪尝胆背后的真实目的,吴王夫差是并不知晓的。在卧薪尝胆的同时,勾践一直在夫差面前扮演着一个乖顺的臣子,毫无破绽地掩饰了自己的复仇之心。或者可以说,勾践的“卧薪尝胆”是以其对夫差的成功欺骗为前提的。他不但是一个忍辱负重之人,也是一个善于说谎之人。

不过,勾践并非天生就是一个说谎的高手,他的说谎技术是在吴国做奴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公元前年,勾践的父亲允常去世,吴王阖闾听到消息之后大喜过望,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被勾践打得落花流水,阖闾也受伤身亡,临死前告诉儿子夫差不要忘记父仇。可以想象,一战成名的勾践不免洋洋自得,决定再与继位不久的吴王夫差交手,结果被立志为父报仇的夫差击败。公元前年,战败后的勾践无计可施,只能带着妻子和心腹范蠡前往吴国为奴,表示彻底地臣服。

有趣的是,传世的《吴越春秋》中并未花费什么笔墨描写勾践如何击败阖闾。赵晔对勾践的讲述,是直接从《勾践入臣外传》开始的。即使考虑到有些篇章在流传过程中散逸的可能性,我们还是可以认为,至少在确定现有版本之人的心中,《吴越春秋》中的勾践首先是那个从失败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勾践,而那个曾经年轻气盛的勾践并不值得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