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谱写凌云志厚积薄发展新颜李明远书

“万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李明远登临泰山,看到延绵不息、巍峨高大的泰山山脉,不禁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齐鲁大地是中国的“礼仪之邦”,近现代中国画坛中涌现出刘大为、韩美林、王沂东等一大批山东籍美术名家。李明远热爱脚下养育他的土地,他早年师从著名国画家刘鲁生打下坚实素描功底,后又攻书重文,时作诗词,并曾潜心研究唐诗诗韵中四十多韵字的中古特殊读音。他的书法以草书见长,功力深厚,潇洒奔放。

所谓“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李明远注重书法中的“势”并赋予书法线条生命的象征,可以随时改变原定结构的类型,其书风格亦随之产生形体上的变化。他的草书章法局部行列多以斜制动,斜度很大,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行列排布中的字组取势多以斜御斜,许多结字的重心斜置角度大,作品字势上的斜正交错和笔法上方圆形势的转换表现出跌宕之势。如《沁园春长沙》篆籀气浓郁,在于逆势的翻转贯穿全篇,占了视觉欣赏的主体地位,顺时针手势作了节奏发展协调的辅助。书写节奏的主体体现在突出核心笔意的地位,主次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李明远运笔节奏多是渐变由弱变强或由强变弱,仿佛旭日东升、草木萌发出生机勃勃的气象,又宛若夕阳西下、渔舟归晚般余音袅袅的美感。其书作前期在静的基调中,动势作为局部点缀,为后面篇幅向动变化埋下伏笔,在之后以动为主要基调的时候又参以静的因素,与前文遥相呼应。通篇上下字的整体连续性,在“起、承、转、合”富有韵律美,运笔初期笔调圆转粗重,笔断意连,而后相互映带牵连,笔势连绵,线条轻快,最后放之愈放。

李明远的草书作品,气象氤氲,淡雅洒脱;草法简约,开张大气,收放自如;善于以线造型,以点点睛,而线条转折奇矫,疾徐有致,笔墨内涵丰富;既富有现代形式构成之美,又有春蚕吐丝般的娓娓道来之韵。草书艺术是书法艺术中最为抽象、最为抒情、最为个性的体式,李明远草书运笔笔笔到位,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注重形式风格,带有时代气息,而又不随时风,在当代草书创作格局中屹立不跛,非常耐人寻味。

李明远的草书具有一种画意美,体现出大道至简的境界。他在草法上谨守草书符号的简约,取法怀素、张旭、孙过庭等人的明快,尤其是黄庭坚草书的形式趣味。他的草书体势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其草字中宫紧收,四面开张,主笔放开,呈辐射型结体;其草书作品在形式上善于运用大破大立、穿插组合之法,有现代形式的构成之美。草书以使转为形质,以点画为性情,他的草书以长线条为主,线多点少,线条内涵丰富,折多转少,方多圆少,轻多重少,偶尔使用涨墨法,燥润结合,线条形态极其丰富。在空间处理上,字形通过开合聚散,空间疏密大开大合,善于形成对比,有匠心经营之美。

李明远草书峻拔雄奇、潇洒流畅、翰逸神飞,表现了他广阔的胸怀,远大的理想,刚毅的性格,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概。民族性、时代性和个人气质学问,无不表现在他的笔墨之中。他的书法表现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恢弘气势,是中国书法艺术里璀璨的明珠。

李明远,号青龙居士,年生,高级经济师,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孔府书画院理事暨高级书画师、山东省书画学会鸿腾华培书画院顾问、济南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顾问、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委《新文艺》杂志编委委员、中国美术家网总编。

年赴韩参加韩中书艺文化交流展。年与台湾中华世纪书画协会合作编辑《中华当代鲁台书画家人物志》。年草书七绝和《自撰词清平乐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应邀参加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举办的“心纳万境---首届国展美术名家邀请展”。年1月人民日报社人民美术艺术家报精选其八幅草书整版登载;草书毛泽东词和《自撰词鹧鸪天纪念“五四”运动》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为纪念新文化运动一百年来书画艺术发展而编辑出版的《致敬经典—中国书画传承代表人物》。年初草书荣登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幕;《诫子书》等两草书入围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联墨艺术进校园——传承经典当代名家作品集》。年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委选其二十幅草书精品主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最具创作力的书画名家李明远书画作品展》。年《新文艺》10月号刊登其自撰诗词十余首。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书画展览并获奖,入编多部书画专集,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