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朱迅
壹
相信自己,勇于尝试
年,朱迅出生于北京。因为上面还有两个姐姐,所以父母给她取了一个小名:三儿。又因为母亲极其痴迷鲁迅,便给三个孩子名字中,都加了“迅”字。父母两人都是驻外记者,常年不着家,三个姐妹便在姥姥的呵护下长大。
14岁那年,央视正在筹办少儿节目《我们这一代》。母亲得知消息后,就让朱迅去试一试。这一试,便开始了自己的主持生涯。
就在大家以为她会在主持的道路上走下去时,朱迅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海外留学。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家人。当时父亲被外派到了日本,母亲作为随队家属也去了。留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摆在她面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钱。父母的工资勉强够两人的开销。留学费用,只能自己想办法。
壹
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与一腔热血
日语学校里,朱迅一边吃着青咖喱,一边托付几个刚认识的同学:如果您打工的地方有空缺,别忘了给小妹推荐推荐。没过几天,同学说,自己打工的地方正招人。朱迅换上蓝印花的连衣裤,兴高采烈地跟他去面试。在电车上晃了50分钟后。朱迅兴奋且不安地走在楼群黄昏的日影里。
同学宽慰说:没事,对于不会讲日语的学生来说,这份工作最轻松了。走进一座大楼,直接进了地下室。一个穿着蓝色工服的中年男人坐在那儿。后来,她才知道这份工作,竟然是打扫厕所。
但看着自己扁扁的钱包,又想着万日元的学费。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把这份工作接下来了。从此,每天傍晚,总会有一个刘海儿齐眉、长发齐腰的女孩,穿着蓝色的工作服,目光清澈地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打扫着白天的污秽。9月的天气,每天从1楼到10楼,想想都能闻到一股味道。除去身体的难熬,还有心理。熬到冬天后,朱迅终于入学了,也找到了好点的工作:端盘子。
收入稍有稳定,自己身体却出意外了:肚子上长了一个肿瘤,为了省钱,朱迅偷偷在私人诊所,一个人把手术做了。晚上继续上班。
这是她的时间表,从早上出门,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半夜回到租来的房子里,还得做作业,一直到凌晨三点。朱迅坦言,刚开始那两年,基本都是这样。七点起床,每天只睡不到四个小时。重压之下,伤口裂开。姐姐回到出租房,看到朱迅伤口脓血直流。医院跑。命是保住了,但朱迅这种拼命的劲儿,把老板吓坏了,工作也就此丢了。
进入大学后,认识的人多了,机会也多了。大三那年,NHK去学校招生。因为国内有主持经历,朱迅顺利地入职了。
叁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更是给敢争取的人
年,朱迅20岁。她主持教育类节目《中国语讲座》。这一待便是6年。在她的影响下,NHK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了50万。这时,朱迅也不再是那个受人白眼的扫厕所的小女孩了。年因为工作杰出,她被评选为“在日杰出华人”。
就在事业节节攀升的时候,朱迅又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回国。这也意味着在日本的所有努力全部清零。因为母亲病重住院了,朱迅想都没想立马买了回国的机票。
习惯了在国外的生活,想在国内谋得一份满意的工作的确不易。正巧《正大综艺》节目招聘主持人,13个人报名,朱迅是最后一个面试。很幸运,在严格的考试中,朱迅获得了优秀成绩,正式成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的节目主持人。
肆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央视主持人基本都有自己专属节目,唯独朱迅成了“救火队员”。哪个节目缺人,她就去顶几天。从《正大综艺》到《非常6+1》、《幸福账单》,再到《星光大道》。最多的时候,她录过17档节目,人称“朱十七”,也称“朱大胆”。
年,朱迅参加台里体检。医生告诉她:声带上有个瘤子,必须拿掉!在日本就挨了两刀,时隔17年,更可怕的恶魔又来了。朱迅说,自己的人生轨迹跟随爸爸,连生病都要病到一块。“有其父必有其女,面对病痛,我同样耻于退让。”经历过几番生死,她反而不怕了。
和17年前一样,朱迅独自走上病床。自己签手续,把家人轰回家。她说:“没什么大不了,到了我这个年龄,医院,都不好意思说自己长大了。”十年间,朱迅的确长过多个疙瘩。有好有坏,有的拿刀割,有的拿剪子剪,全麻、半麻的都切了。
手术室几进几出,如开门关门。医院多了,朱迅也会想:如果今天大夫说,“身上的瘤没法治,那接下来的日子怎么活?”想归想,但站起来后,依旧奔赴自己的岗位。
朱迅原本准备5月手术,五一期间,朱迅却还同董卿,联手主持了第六届央视小品大赛。在决赛现场,朱迅依旧谈笑风生,尽情展露女主持人的绰约风姿,而背后的心酸和病痛只有自己知道。
手术后,朱迅说:“年,我1岁。劫后余生,每一天都是赚到的。”如何让新生变得有意义?依然是工作。手术一个月后,朱迅及时回到了舞台。
年雪灾,她带病做节目;地震,远在国外的她被紧急调回北京,参与赈灾晚会主持;2个月后,主持奥运会直播。这一年,她还做了52期《正大综艺》;其他大大小小的节目,加起来也不少。第二年,朱迅迎来职业生涯的巅峰。
伍
怀着希望去努力,静待繁花盛开
年春晚前夕,导演朗坤打请做好上春晚的准备。朱迅强装淡定,挂掉电话,心脏激动到快要跳出来。历经几次生死,朱迅站上这个最高舞台。那一年,她37岁,一身红色,明朗喜庆。
之后,朱迅依旧满世界蹦跶,在舞台上嘻嘻哈哈,出镜率很高。虽然一直没有董卿、周涛的名气大,但让观众难以忘记的是,她那张充满阳光的笑脸,就像永远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委屈。如她儿时的名字:三儿,不演、不作,一直都是最本真的样子。表面上浮动着南方姑娘的软糯;可骨子里却透着北京妞的大气。这种南柔与北韧的结合,造就了朱迅性格中折不断的柔韧。
十七岁前,朱迅以柔为主;十七岁后,便以韧为根。出国门、入寒门、进名门、破爆门、走冷门、认命门、回家门……硬生生地活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直勾勾地看着幸福与残忍同生共死。每开一扇门,朱迅就添个新名字:三儿、小小、阿迅、朱先生、朱大胆儿、朱十七、迅宝宝、王太太……
这些名字是她一路拼来的宝剑,把把悬于头顶,它是开始、是过程、也是结果;是初心、是警戒、更是方向!
陆
挫折即是人生中的财富
在央视鸡年春晚上,著名主持人朱迅第5次登上春晚舞台,让观众再次领略了她那热情大方、富有亲和力的主持魅力。
在大多数人眼里,朱迅是无数粉丝羡慕的女神,有着风生水起的事业、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曾经有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藏在她那光鲜亮丽的背后。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她和家人被笼罩在癌症的恐怖阴影里,她自己更是两次患癌,又两次复发,饱尝了病魔对身心的种种摧残。
正如她书中写道:自己心中的那个阿迅,她曾遍体鳞伤,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寄语
真正有光的人
压的时间越久
深度越深
绽放的光芒才可以越灿烂
编辑:张巧堞吕新悦
责编:李函
审核:曾世超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