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抗美援朝的故事中,一直都有这样的说法,既毛主席想让林彪出兵朝鲜,但林彪反对出兵,故称病不出。后来中央便决定改派彭老总带兵赴朝作战!
林彪称病不出的出处
关于林彪称病不出的说法,目前没有任何文献证据,只是出自一些当事人的回忆。最早提及这个问题的,便是年出版的《聂荣臻回忆录》,文中是这样叙述的,“林彪是反对出兵朝鲜的。毛泽东同志原先是决定让林彪挂帅,但他害怕,托词有病,硬是不肯去。”当时聂帅担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他的回忆录还是有一定的权威性。
不仅是聂帅的回忆录有所提及,在彭老总的回忆录中,也曾这样记载“毛泽东认为出兵援朝已经是万分火急的事情,为此便准备让林彪挂帅。但林彪不大赞成出兵,称病推辞,中央书记处遂改彭德怀挂帅。”
由于编写彭总回忆录的工作人员,大多在彭老总身边工作过,为此不少文章都引用其中的说法。年出版的雷英夫的回忆文章说:年8、9月期间,毛泽东曾考虑让林彪领兵出征,但林彪一直以生病为借口,并要求前往苏联治病。
雷英夫当时担任总参作战室参谋,他的说法受到很多人的重视。不过也有人对雷英夫的回忆提出质疑,比如说学者卢建东。回顾文章,多数当事人的回忆,不过口述史料的 问题是准确性问题。
因为当事人的回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便需要找到相关文献,进行印证。然而根据目前的史料来看,中共中央最初决定挂帅的不是林彪,而是粟裕。自此 爆发后,美国很快便进行军事干预。
为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年7月2日毛主席便准备组建东北边防军,并让周总理向苏联做了通报。在中央正式作出组建东北边防军决策前,已经确定由粟裕担任边防军的领导职务。
7月6日夜,毛主席便给粟裕发电报,“现有重要任务委托粟裕同志执行,请于7月16日前处理完三野事务,携带参谋数名前往北京接受任务。”尽管尚未找到粟裕的回电,但他显然以生病拒绝入京。
为此毛主席便于7月10日,再次给粟裕发电报:“有病应该好好休养,但仍希望你能于8月上旬来京。那时身体恢复,则可以担任工作,身体不好则继续休养。”从上述电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东北边防军成立时,毛主席最开始考虑的是粟裕,只不过粟裕生病无法前往北京接受任命。
林彪的病情如何
不管大家如何讨论,最关键的问题是林彪病情究竟怎样?是否能领兵出国作战。根据当时林彪秘书关光烈的回忆,林总很早就有失眠症状,再加上在抗日时期,被友军误伤,子弹卡在骨缝中。
尽管林总前往苏联接受治疗,但还是留下后遗症。在解放战争期间,作为四野指挥员的林彪,更是劳累过度,导致自己的病情加重。南下作战还未结束,林总的身体便扛不住,不得不回武汉接受治疗。
年3月,在经过批准后,林总便回到北京接受治疗。这段时间里,林总的病情反复出现,非常折磨人。因为怕光,所以林总的房间里面挂了三层窗帘;因为怕风,女儿为他跳舞,都只能在屋外,林总隔着玻璃看。
在林彪治病期间,周总理每一个月,都来两三次。毛主席对于林彪也很关心,每次林彪前来拜访,都会亲自将他送往门外。林彪元帅的病情,在当时中国是很难治疗的,故多次向苏联求助。
例如年9月,高岗就向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提出,请求苏联派遣专家为林彪的病情进行诊断。从这些情况,可以说明林彪当时确实有病,而且很严重。在国内林彪,都因为病情无法指挥队伍作战,更何况是出国征战?
对于林彪的病情,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很清楚。为此在年9月3日,毛主席跟高岗谈东北边防军司令部组建时,便说道:“林彪和粟裕均有病。”10月2日在跟苏联大使会谈时,毛主席便说道:“准备派林彪和周恩来,与斯大林商讨出兵问题。”
林彪当时去苏联的主要目的,便是治病。按照当时的规定,各国领导人想要去苏联,是需要经过苏联 层的批准和一系列的手续。所以林彪前往苏联是早有安排的,毛主席不可能不知道。这样推断的话,毛主席便不可能在10月初,提出让林彪去朝鲜作战。
毛主席可能想过让林彪带队出征,但因为林彪的病情严重,只好另派他人。至于说,林彪反对出兵朝鲜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林总的性格较为谨慎。再说,当时反对出兵的不仅是林彪,按照毛主席的说法:“当时会上只有一半个人主张出兵。”
并非不关心战事
林彪虽然不主张出兵,但并非不关心战事。当时在组建东北边防军时,毛主席曾询问林彪意见。当时林彪便提议道:“以四野第十三兵团为主力部队最合适,但就指挥大兵团作战而言,第十三兵团司令黄永胜不如第十五兵团邓华,为此建议两个司令部对调。”
林彪当时也参与到 的决策中,当时东北边防军统帅一直没有到位。为此第十三兵团的报告,还是送到老首长林彪,由他转交给军委。9月4日,林彪便将邓华、赖传珠等关于部队战备情况报告,转交毛主席,并写道:“信中所提及的问题,请军委给予决定和解决。”
综上所述,我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很复杂,不是单纯林彪“称病不出”,彭德怀“挺身而出”那么简单?故毛主席请林彪挂帅出征朝鲜,林彪却称病不出,此事很大概率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