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高级干部牺牲53年后家人才知,妻已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描述的是英勇的红军,为了实现战略转移和抗日救国,经过重重跋涉,备尝重重艰辛,战胜重重困难,超越人类自身极限,与时间赛跑、与敌人围追堵截飞机大炮赛跑,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粮食短缺、补给不足、敌人凶恶,忍受着饥饿、寒冷、疲劳、伤痛,凝聚成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一路奋斗,一路高歌,最终胜利到达陕北,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在这场举世闻名的伟大的长征中,很多革命烈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名载入史册,令后人敬仰,更为让人感动的是,在长征途中由于队伍要紧急转移,情况非常紧急,许多的红军战士英勇捐躯,青史上却没留下名字,成为无名烈士,他们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的忠魂必定融入了中华民族绵延的生命,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今天,我们介绍一位红军高级将领差点成为无名烈士的事迹,真的是令人悲伤满怀,致以深深的哀思,继而豪情万丈,顿生凌云的壮志。

他名叫周吉可,名先哲,字祯,号际可,原四川合川县太和镇(今重庆市合川区)人,他幼年丧父,自幼就读私塾,入当地县立中学读书,后升入成都志诚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积极追求进步,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从此投身革命。

年夏,他受党组织的安排,告别老母、妻子和尚在婴幼时期的两个女儿,以到上海读大学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使用别名周际可。在上海进行革命斗争时期,他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做好宣传工作、积极招收培训红军骨干力量送往苏区,成为上海沪西地区党组织负责人之一。

在上海秘密工作期间,他写给家人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我有我的伟大的事业”,“决于日内同友人赴北京,再转道满洲,俟机途经日本到欧洲,再为深造……”“请你们原谅,我以后是很少与家庭写信的,现在总是不能回家,有信无信都请不必对我挂念”。他所写信中的“出国深造”,只是一个托词,借以安慰亲人,其实这时他已经投入了红军队伍。

当时,受组织委派,周吉可奉命到鄂东南组建红军,不久后,将阳新、广济、赣西北、大治地区的革命武装合编为红八军第4、第5纵队,根据中央指示,这支队伍改编为红15军。军长蔡申熙,政委陈奇,政治部主任周吉可。

随后,红十五军挥师北上,在河南商城与红一军会师,两军合并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周吉可任所属第10师政治部主任,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合并,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他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

周吉可成长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名高级将领,他处处以身作则,为解决部队给养,周吉可曾带领队伍夜行到七八十里外的敌占区打点粮草,还组织战士磨粉做菜团,作为行军作战时的干粮;在对敌作战中,他常亲临前沿指挥部,或亲自参加作战,或开展喊话方式的政治攻势瓦解敌人,或指挥转送伤员。

每一次战斗胜利后,周吉可组织力量没收反动派的粮食、布匹、盐、药品等战略物资以作军需物资,或赈济民众;将清理缴获的敌军武器装备,配给红军部队或地方武装部队;还具体负责俘虏的教育转化工作。红四方面军捉敌师长岳维峻后,他受红四军领导安排,具体做岳维峻的教育工作,岳以不杀自己为要求,为红军送来了10万套军装和不少银元,解决了红四军的被服问题。

红四方面军在第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入鼎盛时期。红四方面军发展到4.5万人,根据地总面积达到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逾万。

然而,由于张国焘战略上的错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越过京汉线,被迫向西转移。在向西转移中,周吉可虽然在阻击战中左手受重伤,但他经常将自己的坐骑让给伤员乘用,自己则与战士一道步行。对一些不能随部队前进的重伤病员,他发给药物、粮食和银元,并派人逐个安置在当地可靠的农户家中休养,鼓励这些伤员养好伤病后回到部队继续战斗。

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后,周吉可参加了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他参加了反对四川军阀田颂尧“三路围攻”的斗争。特别是在反四川军阀刘湘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六路围攻”的斗争中,周吉可参加编辑《红军报》深入群众,帮助基层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群众开展支前工作,对踊跃参军参战的新战士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红四方面军渡过嘉陵江开始长征后,参加中央红军懋功胜利会师,年8月下旬,周吉可随右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和中共中央机关,从毛儿盖出发,第一次穿越草地时,不幸在茫茫草地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周吉可牺牲后,他的英名被载入《烈士资料汇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烈士英名录》《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简编》《红军人物志》《中国红军人物志》《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人物志》等军史类书籍中,然而,遗憾的是组织上一直无法查找他的籍贯,他为党和革命事业改换名字,隐匿行踪。

由于周吉可杳无音信,下落不明,当时老家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将留下的信件、书刊全部烧毁,有关信息几乎销声匿迹,建国后,妻子和两个女儿四处打听父亲下落,还刊登寻人启事,一无所获,加之没有确凿的证据。直到年时,小女儿周美瞻提供唯一的照片四处求证,经当年担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长、和周吉可有过密切工作关系的开国上将王宏坤,看到照片后证实:正是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周吉可。

年5月,周吉可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民政部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由其女儿周美瞻执证保存。

至此,牺牲53年之久的周吉可烈士得以和家人团聚,其时,青丝已经成白发苍苍的女儿周美瞻,捧着父亲的相片和家书,泪流满面,热泪盈眶地说:“父亲为了家庭和事业,内心也是有挣扎的,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他说的伟大事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