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物志韩复榘上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5.html

他曾是不可一世的西北军悍将,北伐战争时猛打猛冲,人称“飞将军”;军阀混战中扶摇直上,竟成“山东王”;面对日寇不战而逃,黄河天险拱手相让,拥兵自重、不顾大局,最终难逃灭顶之灾。

韩复榘,字向方。年出生于河北霸县农村的一户小康家庭。父亲韩静源是本村私塾老师,韩复榘曾随父亲在本村私塾读书,但学习并不勤奋、平时好逸恶劳,15岁时就到县衙当差。年,20岁的韩复榘因债台高筑,外逃投军,加入新民府清军。在第二十镇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一营当新兵,当时第三营营长是冯玉祥,韩复榘面目清秀,又有一点文化,很受冯玉祥的喜爱,就让他当上了司书生。

晚清新军

有很多关于韩复榘的笑话,都是时人编造的段子。比如有一次,韩复榘到学校发表演讲,他说:“你们都是读书人,都是喝墨水长大的,每个人都懂得七八个国家的英语,兄弟我是从炮筒子里爬出来的,俺在你们中间简直是鹤立鸡群”;还有一次,韩复榘又到学校去视察,看到好多学生在打篮球,他就说:“这么多人抢一个球成何体统?赶紧每人发一个。”

以上这些广为流传的段子,主要是因为后来在抗战期间,韩复榘在山东不战而退,当了逃跑将军,老百姓非常愤恨这种国难当头,临阵逃脱的丑恶行径,所以编造很多段子来讽刺他。

年12月,韩复榘追随冯玉祥参加滦州起义,担任左路司令,起义失败后被递解回原籍。年,冯玉祥为其舅舅陆建章所救,韩复榘重新投奔了冯玉祥。

此后十年,韩复榘追随冯玉祥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两次直奉战争,又粗通文墨、勇武能战,从排长、连长、营长,逐级晋升到团长。

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曹锟的贿选政府,驱逐满清逊帝溥仪出宫。韩复榘因率部参加北京政变表现突出,于年1月,冯玉祥将国民军改组为西北军时,升任西北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溥仪出宫

11月,西北军进攻天津,韩复榘率敢死队首先攻入天津,因功升任第一师师长兼天津警备司令。

从韩复渠早期在旧军队升迁的经历来看,他用了短短15年的时间,从一名新兵提升为师长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他作战勇敢、能打仗,在西北军甚至在国民党国民革命军中,基本上都认为他打仗很有一。

另一方面,当时军阀用人的派系特点非常地突出。在年,韩复榘还是冯玉祥手下一个营长的时候,他就和孙良诚,石友三,佟麟阁,孙连仲等其他12名军官被并称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可以说他是冯玉祥的得力爱将。

年1月,冯玉祥迫于直系、奉系的压力,第一次通电下野,3月出走苏联。

1月起,直系吴佩孚、奉系张作霖率领联军进攻冯玉祥的西北军。2月,两军在北京南口形成相持,韩复榘曾率部坚守居庸关附近的关松岭一带,之后山西军阀阎锡山,趁机夺取大同、天镇,切断西北军通向后方的要道——京绥铁路。

西北军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为保住后路,韩复榘、石友三率兵攻打大同、天镇,表现勇猛,将阎锡山的部队压迫在两座城内,确保了京绥铁路的畅通。由于驻扎在大同的晋军将领商震与石友三有师生之谊,韩、石两人率军投向晋军,第一次背叛了冯玉祥,韩复榘被升任晋军第十三师师长。

韩复榘

9月17日,冯玉祥由苏联回国到达包头,在刘伯坚等共产党人的帮助下,重新召集西北军余部举行五原誓师,宣布全体将士集体加入国民党,响应北伐战争参加国民革命。

冯玉祥对背叛他的韩复榘和石友三比较体谅,他认为这两个人背叛他,是因为形势所迫,不得已为之。主要归罪于代理他担任总司令的张之江这些人,他对韩石、两个人既往不究,任命韩复榘担任国民军联军第八军军长,部队就驻扎在归化附近。

年初,韩复榘上演的这出“叛归冯”的活剧,揭开了他的军阀生涯,反复无常的序幕。年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北伐动员令,9日举行广州誓师,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开始了。

三大军阀

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组成了四个集团军,分别是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和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韩复榘初期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六军军长,后来代方振武担任第二集团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

阎、冯、蒋、李四人

二次北伐前

年7月,韩复榘率领部队从洛阳出发,渡过黄河转战中原。九月份,在禹县打败了直系的靳云鄂部队,11月在兰考和开封打垮了张宗昌、褚玉璞的直鲁联军,俘获联军3万多人,缴获枪支有2万多支。这是冯玉祥部队东出潼关以来俘获敌军和缴获战利品最多的一次战役。

12月,韩复榘配合蒋介石第一集团军夺取徐州,消灭了直鲁联军的主力,取得了第一次豫东作战的胜利。第二年,韩复榘升任北路军的前敌总指挥,率部在徐州攻击直系的孙传芳部队,和蒋介石第一集团军会师徐州再次立下大功。

五月,韩复榘率领部队在河南北部,对奉系张作良的主力进行作战。他在下属三个师长,都负伤的情况下,指挥部队拼死力战,把奉军打败,这样又取得了第二次豫东作战的胜利。

此后,韩复榘率第六军2万余人沿平汉线乘胜追击奉军,于6月6日克复北京、天津,驻军北京南苑,成为第一支到达北京的北伐军。首占北京,这是韩复榘一生中最大的壮举,从此韩复榘被人称为“飞将军”。

作为军事指挥员,韩复榘在北伐战争中,达到了他军事生涯中一个辉煌的高峰。

韩复榘

年6月攻克北京后,韩复榘自认为战功卓著,以为可以得到河北省的地盘,况且河北是他的老家,也光宗耀祖。但冯玉祥奉蒋介石的命令,退回了河南,韩复榘是“血战而来,空手而归”。

十月,韩复榘的第六军由保定调回潼关,整编为暂编第1师,不久改编为第20师。韩复榘仅担任师长一职,不久冯玉祥又把韩复榘的基本部队,第20师师长交由北伐战争中没有带兵,没有战功的石敬亭接任,韩复榘被架空军权。事实上,当了一个“空头主席”,这进一步引发了韩复榘的不满。

韩复榘与冯玉祥的矛盾已经成为西北军的一颗定时炸弹,两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北伐战争中,韩复榘战功卓著,但是冯玉祥的安排让韩复榘感到很不公平,同样是冯玉祥的十三太保,孙良诚得到冯玉祥一味的褒奖和提拔,被誉为是“常胜将军”。但是冯玉祥对韩复榘的战功很少提及,石敬亭刚当20师的师长就大骂韩复榘,说他把20师带成了土匪,这让韩复榘很是不爽。

第二,冯玉祥非常不满意,韩复榘的生活作风。因为韩复榘嗜好“吃喝嫖赌”和烟酒。年12月,韩复榘在许昌取了一个戏剧演员做小妾,这个和冯玉祥西北军艰苦朴素的作风格格不入。

年在开封,冯玉祥毫不留情地批评韩复榘,说“现在很多军政高级人员,生活很腐化,吸烟、喝酒、打牌还不算,有的人打了几个胜仗,自以为了不起,你弄个唱戏的,他弄个说书的”,虽然没有点名,但明显说的是韩复榘,这让韩复榘非常的难堪。

第三,韩复榘自己认为,自己有过一段投降晋军的历史,他和冯玉祥之间的隔阂已经弥补不了了,无论自己怎么卖力,肯定也没有什么前途。

中原大战期间,饱受蒋介石排挤的冯玉祥起先准备采取“卞庄刺虎”的策略坐山观虎斗,期望一败一伤,伺机坐收渔翁之利,派第20师韩复榘等部,南下武胜关观望蒋桂战争的结果。

不久,桂军形势急转直下,蒋介石占领武汉,看透了西北军内部矛盾,决定收买分化。在汉口召见韩复榘,许诺韩复榘河南省主席及50万元巨款,同时用30万元巨款收买石友三。

冯玉祥虽然对韩复榘和石友三的行径有所察觉,但他对手下的这两员部将还抱有幻想。冯玉祥下定决心要反蒋,5月份在华阴召开军事会议,准备把甘肃、宁夏、青海、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几千里一线摆开的西北军撤到潼关以西,做好反蒋部署。

在几十万西北军西撤的过程中,河南陕州有一支部队确是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韩复榘从西北军中拉走的旧部第20师,因为陕州古称甘棠,所以这一次被称为“甘棠兵变”。

韩复榘把这次行动称为是“甘棠东进”、“甘棠换旗”,韩复榘到达洛阳之后,5月22日,韩复榘和石友三联名发出“养”电,通电声称要“维持和平,拥护中央”这样就表明了他们两个人,公开拥戴蒋介石的态度,这是两人第二次背叛冯玉祥。23日,冯玉祥被蒋介石解除一切职务,被永远开除国民党党籍,几天之后,冯玉祥被迫第二次下野。

冯玉祥

6月25日,冯玉祥到山西太原,结果被阎锡山软禁,这一次,冯玉祥的失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韩复榘和石友三的二次背叛导致的。

“甘棠兵变”使冯玉祥一下子失去了10万人马,占西北军嫡系部队的三成以上。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冯玉祥培养近20年的团队精神,成为冯玉祥领兵打仗以来遭受的一次厄运。作为回报,韩复榘的部队接受了南京政府的整编和资助,迅速有几千人,扩充至三万人。蒋介石任命韩复榘为讨逆第三路军司令兼河南省主席,一举奠定了韩复榘长期割据,雄霸一方的地位。

韩复榘和石友三在再次背叛冯玉祥以后,韩复榘在几次讲话中都反复强调,说“西北军有石敬亭在,就没有我们饭吃”,这实际上是一种托辞,他把自己背叛的原因栽在石敬亭身上。

而实际上,韩冯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来已久的韩复榘和冯玉祥之间的矛盾,冯玉祥没有满足韩复榘的一些愿望,另一方面,是蒋介石对韩复榘和石友三极力拉拢和收买,蒋在这方面十分老道。

第三方面,冯玉祥西撤反蒋的部署,本身有一定的问题。因为军阀混战的目的,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和抢地盘。华阴会议的时候,很多西北军的军官都反对西撤,因为西北的生活条件非常地艰苦,大家都不愿往西走。

韩复榘站出来反对西撤的时候,结果被冯玉祥大骂一顿,据说当众扇了韩复榘的耳光。这些都是韩复榘背叛冯玉祥的重要原因。当时有人用韩复榘和石友三的名字编了两句话“一而复,复而三”,因为韩复榘和石友三,名字当中有“复”字,有“三”字,说两人的名字取坏了,是反复无常的将领。

石友三的反复无常,比韩复榘还厉害,他一投再投冯玉祥、然后投蒋再叛蒋、投张学良叛张学良、投日叛日、联共反共、然后再度投日,极端地反复无常。韩复榘是年1月被蒋介石枪毙的,石友三是年被高树勋活埋的。这一对难兄难弟,反复无常、投这个叛那个,这实际上是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之间的一种常态。

石友三

韩复榘出身行伍,长期混迹军阀队伍官至师长、军长。个人私欲和军阀思想日益发展,“拥兵自保”成为他处世哲学的核心,正如伟人在分析中国近代军阀时指出的:辛亥革命后,一切军阀都爱兵如命,他们看中了有军则有权的原则。

时间来到年,这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秉持拥兵自保的韩复榘,又会演出怎么样的人生活剧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