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挖出曾侯乙古墓,考古队指着一冰箱:此技术领先西方年
我国历史文化传统悠久,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技术革命的爆发,西方国家的经济、科学、文明各方面快速发展,不仅赶超了中国,还引领全世界潮流。而西方发明的一件又一件的先进物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便利,像是电话、电视、冰箱等等的发明创造。
这样看来,我们中国落后了很多,但文明古国就是文明古国,其底蕴任何时候都不是能轻视的。不说造纸、火药等四大发明,就说冰箱,我们古人也是早就发明出来了。冰箱,其功能就是用来储藏保存食品,保持食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新鲜。而这种冷藏食物的理念和冷藏食物的冰箱制造技术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就有了。
湖北省随州城西北的擂鼓墩,传说战国时期楚庄王为平息宰相叛乱,在此擂鼓指挥军队平叛作战,最后获胜,因此这里有了擂鼓墩的名字。除此之外,此地依山傍水,可以说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曾经有一个名为曾国的诸侯国在此存在过。年2月,某军队在这里修建厂房,结果挖出了一座古墓。经过考古人员的钻探发掘,挖出曾侯乙墓。
在这座墓中,共挖出了一万五千多件随葬文物,有礼器、乐器、漆木器具、金玉器、兵器、车马器和竹简等,其中发现的一套编钟是我国历史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了。而众多青铜器中,考古队指着一冰箱:此技术领先西方年。这个冰箱,就是墓中发掘出的青铜冰鉴。青铜冰鉴,通高六十一厘米,边长六十二厘米,重达一百七十公斤,它是由内外两层构成,外部为鉴,内置一尊,尊在古代是盛放酒水一种工具,而青铜冰鉴的外鉴与内尊中间留有较大的空隙,这样夏天可以把冰块放入空隙,以冰冻酒水,保持酒水的醇香。这功能就和我们现在所用的冰箱冷藏十分的相似,可谓是异曲同工。
春秋时期制造的青铜冰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了,虽然它的制造技术在今天来看很是简陋和简单,但当年挖掘出来后,人们把水放进鉴中空隙,发现水丝毫不会漏出,性能不输千年之前,足以看出古人的技术的成熟。并且它还十分的环保,不用任何的化学物品来降温保鲜,只用冰块、热水即可使用,也足以证明了古人的智慧和理念。如今,这件青铜冰鉴被作为特级文物珍藏于湖北博物馆,供人们瞻仰观看。
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相交之期,也是青铜器冶炼铸造技术发展蓬勃的一个时期,当时的浑铸、分铸、熔模三种技术更是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而曾侯乙墓中发现的大量青铜及青铜冰鉴的铸造,就可以说代表了当时先进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对于墓中出现的诸如青铜冰鉴之类的精美文物,现在专家都难以达到如此完美的地步,足以看出古人们制作工艺的水平之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