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戳痛无数人在人间,

世界读书日,本好书免费送!文/苏善书主播/应犹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昨天,编辑部许多同事被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信,惹红了眼眶。以前读余华的《活着》,觉得怎么会有人过得这么苦、这么惨,一定是作家故意虚构的。直到昨天看了这个故事,才发现真的有人如此艰难,如此颠沛地活着。这是一个堪称真实版“活着”的故事,值得每个身处低谷的人多读几遍。近日,一篇中科大博士论文致谢信走红网络。信中,作者回顾了自己一路从小山村,拼命读书走出来的苦难人生。寥寥数语,无论是降临到他身上的厄运,还是面对命运始终不屈、豁达的态度,都让无数人汗颜,并且唏嘘不已。致谢全文如下:他出生在四川一个小山坳里,自小家贫。12岁那年,母亲忍受不了困顿的生活,离家出走。余下的日子里,父亲不仅没能好好爱他,甚至他人生中的风雪严寒,也有这个男人的一笔。医院的时候,身为父亲,仅仅是留下勉强治病的钱就走了。没钱交学费,趁着夜色抓到的黄鳝,却被父亲偷偷卖掉,换了酒和肉。17岁时,父亲遇交通事故离世。命运无情,连这个不怎么负责的父亲都要夺走,剩下他跟婆婆相依为命。同年,照顾他17年的婆婆病故。此后,这个世界上只剩他孤身一人,无论命运降临怎样的厄运,他都要独自面对。后来,连那只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被他视若家人的老狗小花,也在他进城上学后不知所踪……他就像《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一路走来,那些对他重要的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没钱交学费,经常被老师约谈;没钱买衣物,只能夏天光脚、冬天薄衫。他比谁都有理由抱怨命运的不公,但是他没有。命运将他剥夺殆尽,贫穷让人丧失意志,幸好他还能钻进知识的世界。在那些四处漏风的成长岁月里,读书是最让他开心的事情;在那些毫无尊严的艰难日子里,从主席台领奖金、奖状,是让他唯一骄傲的事情。他是一个跌进命运谷底的人,耗尽心力争取的本不过是别人唾手可得的东西。很多次命运的身不由己,总是让他觉得自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可是,读书的光又让他挺了过来。就这样一路坚持,从小山村到县城,从县城到省城,再到走出大山,硕博连读,完成学业。他终于可以卸下包袱重新看看这个世界,为这一天,他已经辛苦地跋涉了许多年。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如此坎坷跌宕的经历,恐怕剧本都写不出来。30秒,了解读书日背后的两大巧合读书很苦,不读书的人生更苦这封信我整整读了五遍,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把它转给了正在上高二的小侄女。在这之前,她经常向我抱怨高中有多苦:5点起床上自习,晚上10点才下课;上课实在很累、很没意思,而且一上就是一整天;爸妈给的生活费永远也不够花,同学用的名牌她永远买不起,每次都是羡慕。她说,羡慕我上班,可以自己赚工资,而且不用早起;她说,不想上学了,想出来打工,这样就不用再吃苦。我很想告诉她:太年轻,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读书的苦都吃不了,不读书的人生只会更辛苦啊。没过多久,她给我发来这样一段信息:“姑姑,我是哭着看完这篇文章的,与他相比我过得真的幸福太多,我真的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会有人过得如此辛苦,这些我们平常拥有的东西,对他都是奢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还在刻苦学习,要是我的话,估计早就放弃自己,走歪门邪道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用功读书呢。”读书的确很辛苦,披星戴月地跋涉,费尽脑细胞地思考,要经历十几、二十载的光阴。十几年前,当我同样抱怨读书很辛苦的时候,出外打工的表哥分明投来羡慕的眼光。表哥十五岁辍学,做过厨师,当过保安,后来又碾转各类工厂,干着各种没有技术含量、流水线上的工作。他也想换个体面工作,但是好点的工作都对学历都有要求,至少专科毕业,学历这一关已经将不少人挡在门外了。尝尽生活的冷暖之后,他非常后悔当初的选择,他常说的话就是:“要是当初好好读书,就好了。”读书虽苦,但只会苦一阵子;而不读书,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将在底层打转。在人间,谁活着不是一场荆棘苦难无法量化,痛苦也不分深浅。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间,有谁活着不是一场荆棘,一场炼狱。哪怕看起来光鲜的生活背后,都是一个个咬紧牙关、挣扎趔趄的众生相。去年8月,贵州包工头老板向某因拖欠工人工资,留下遗书自杀身亡。在外人看来,他是个有点能耐的小老板。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自杀之前,他在自己的账本上,记录了甲方老板拖欠工资的经过。工资合计14.7万元,就是这十几万,压垮了这个男人的性命。下面工人聚集起来讨要工资,上头老板无故拖欠、不知所踪,他在中间求告无门,走投无路。如果不是走到绝路,谁愿意以命相抵。抖音上有位外卖小哥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年8月5日,炎炎夏日,他接到了一个订单。除了配送外卖之外,客户还有一个过分的要求:“帮我买20升的桶装水,不帮买就差评投诉。”他能怎么办?不买的话,不仅这一单白干了,被投诉还可能罚款。无可奈何,他只好顶着烈日,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然后一步一步爬楼将20升的桶装水送到了客户手里。在人间,各人有各人的苦,各人有各人的难要渡。人生,就是一段充满考验的过程。活在这个世上,没有哪个灵魂是轻易的,但区别是:有些人没挺过去,倒在了半路上;有些人挺过去了,完成了涅槃重生。还有人一直在长夜里苦苦地坚持,苦苦地熬,期盼见到明天初升的太阳。最高级的人生,是苦大不仇深在这篇致谢信里,虽然面对命运不公,但他的字里行间没有控诉,而是充满善意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许。他一定有一颗无比强大、无比坚韧的心脏。这样的生活态度何其珍贵。去年7月,江西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桂道圩漫顶决口,洪水涌向周围农田村庄。桂湖村、邓家村被淹,两个村子的多户居民被集中到一个临时安置点。有一户村民的故事令人泪奔。洪水把家园吞没了,除了把家人带出来,他还带了一只鸡。鸡每天都下蛋,蛋下出来给母亲吃。老母亲今年一百零一岁了,只要鸡还在下蛋,母亲有鸡蛋吃,日子就有希望。还有一位大姐,洪水来了之后,她唯一想带走的就是一套音箱。走得太急没能带上,她着急得想哭,后来还是安置点的工作人员帮她找到了一个。他们就在漫天洪水的高地上,放起了他们喜爱的音乐。“刚开始就三四个人,后来人就越来越多了。“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跳跳舞,就什么都丢到一边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这个洪水下去了,我们重新来过。”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人生这么苦,你是怎么坚持下去的?”有一个高赞回答:“生活的确很难,但在感受到一丝温暖后,就会再度前行。”反过来,也因着这暖意,我们没有被那些沼泽吞没,沦为苟延残喘的怪物,而是变成一个轻盈、温柔的人。生而为人,谁都有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刻,但是有人一路走来掸去身上的尘土,选择轻装上路,向阳而生。苦大但不仇深,这是最顶级的人生态度。生而为人,我们无法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难处。在这里逃避过的考验,就会在那里迎头遇上,谁都躲不掉。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单曲循环上一首喜欢的歌勉励自己,然后捱着、熬着,就会发现其实已经走了很远的路。想起黄国平那篇致谢信的结尾:“理想并不远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生长于悲苦,但并不悲观;灵魂浴火重生,变得更有力量。他已经做到了。也给了很多迷茫的人更多指引,人这一辈子,活下去的意义到底何在?那就是:努力摆脱命运的贫瘠,拥有可以选择的权利,并在每一次选择和权衡之间变成更好的人。如果还有余力,那就尽可能地帮助他人。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意义。自始至终,有人追着光,靠近光,最后成为光,散发光。这就是很美好的人生。点个“在看”,与你共勉。作者:苏善书,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4·23世界读书日读者君为你准备了本好书快来免费领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