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近镜头走近第六十二届孔孟之乡智慧沙龙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张作昌先生

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厚重而丰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创造了大量的文化成果,所以要把文化理出一个大致的脉络是不容易的,怎么样做好文化的传承?今天组委会特别邀请到济宁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作昌先生做精彩分享:《文化的河流》

本届沙龙活动由济宁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张浩和媛媛联袂主持

张作昌先生

济宁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作昌先生作精彩分享:

一、文化是什么

(一)字面含义

我们现在一般地把文化作为一个名词,其实它是一个词组,也就是以文化人、文而化之,即由文明的高地不断向文明的洼地传播扩散,或使一个人获得一定的知识体系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化过程。

我们中华文化发源地主要在中原地区,中华文明从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提升了整个东亚地区的文明程度,并且一部分文化成果辐射到了中亚乃至欧洲。在文化的传播过程当中,也留下了一些痕迹,比如说,黑龙江有有个地方叫绥化,乌鲁木齐过去叫迪化,呼和浩特原来叫归化,河北有个遵化,所有这种带化字的地名,都是逐渐接受了中华文化核心区的辐射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过去我们有时候说某一个地方的人办事不靠谱,不是这么回事,就说这个地方是圣人没到过的地方,圣人没到过的地方就是化外之地。

(二)文化定义

具体到定义,文化好像是属于定义最多的名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有多个,有人分别从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下定义,我们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定义都列出来,但是这些定义大体可以归为四类,内涵从大到小。

第一类定义,文化是所有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合。也就是说我们目之所及,只要不是纯自然的东西,只要有人的痕迹在里面,它就是文化。一块玉不是文化,雕上图案就是文化。一个石头,天然在那里不是文化,上面写上字就是文化。

第二类定义就小一点,更多的侧重于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比如说法律、道德、思想、哲学、宗教、语言、文字、习俗、伦理等等。

第三类更小一些,大体相当于现在宣传部、文联、文化局、广播电视台、教育局加起来管辖的范围,主要是思想政治、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知识传播等等。

最后一个定义指的是我们的学历层次,比如说这个人是什么文化,初中文化,大学文化,这个人上过学认字,有文化,这是最狭义的一个概念。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什么是文化呢?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你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处处体现了文化。你努力工作,你认真学习,你抚养孩子,你孝敬老人,你真诚对待朋友,这些都是文化,总之我们的为人处事、日常生活、所作所为这些都是文化,或者说都体现了我们的文化文明素养。

(三)与文明的关系

我们经常说中华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文化和文明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的意义有很多重叠、相近的地方,但也有所不同。

文化涵盖文明,文明是文化发展的较高阶段。有了现代人类的活动,也就有了文化,但初期的文化简单、粗糙、低级,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文化也逐渐提升,逐步进入到文明的萌芽期、孕育期,然后进入文明时代,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文化发展的成熟期、提高期,这样的文化就叫文明。那么出现了什么标志才叫文明呢?比如说我们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算不算文明呢?算不算中华民族进入了文明时期?不算。因为太简单了,一般认为得具备三样东西,文化才算发展到文明阶段,一出现了文字,二有了城市,三会使用青铜器,同时具备这三个特点,才可以叫文明。随着考古发掘成果的出现,有的学者又提出不同的观点,比如说国家形态更加完善,手工业很发达,有大型的祭祀性的建筑,或者有高级的墓葬算不算呢?学者们的观点也不统一,我们一会再说。

二、东西方文化的简单比较

这个世界上有多种文化类型,中国是东亚文化的核心,辐射到日韩东南亚。我们说的西方文化主要是欧美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文化类型,比如说伊斯兰、俄罗斯、南美、非洲等等,我们这里主要是作中华文化和欧美文化的比较。

(一)西方文化的源流

现在的欧美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呢?在古希腊。尽管古希腊和欧洲既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地理上离得也不近,但今天的欧美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好学生。古希腊文明并不是原生文明,而是融合了古巴比伦、古苏美尔文明,以及古埃及、古印度文明融合在一起产生的一个次生文明,但是它达到了非常高的文明程度。

它的基础有两个,一个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一个是欧吉里德的几何,他从这两个东西出发,然后生发出来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那里的先哲们“学以致知”,并非“学以致用”,所以虽然在哲学、艺术、科学上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但主要是理论成果,没怎么体现在应用层面。

(二)中西方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疆域广大、地形气候多样,同时也是一个较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华文明核心区,主要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西边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西边是帕米尔高原,就是葱岭,再西边就是伊朗高原,全是大山,和西边基本上是隔绝的,中间虽然也有来往,比如张骞出使西域,唐朝的时候和阿拉伯打仗,包括丝绸之路,但这些人员往来都很费劲,成本非常高。北边是沙漠,东边、南边就是大洋,大海在古代就是天然的屏障,于是中华文明就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发出来,这是中国的地理环境。

古希腊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半岛以及附近的众多小岛,地中海的面积足够大,和外界有联系,但又不全是开放的,东边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黑海相连,西边有直布罗陀海峡和大西洋相连,中间有大量的岛屿半岛,洋流比较稳定,没有太大的风浪。即使生产力不很发达的时候,舟楫也能够通过。再加上古希腊非常贫瘠,山多地少,产出不够丰富,不交换就得饿死,这种地理环境就决定了其生产方式,一开始就是有商业文明在里面。

中国因为是大陆文明、农耕文明,所谓“耕读传家”、“晴耕雨读”,是固定在土地上,于是家庭关系就变得特别重要。家庭既是一个生产单元,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管理单元。历代都设什么里长、亭长,什么保甲,几户为一个什么组织,几十户为一个什么组织,都用这个办法来管理和控制。

于是中国人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注重家庭伦理和孝道。你和外国人讲孝道,他根本就听不懂,祖上就没这个观念,他们自古就在海上漂泊,家庭观念很淡薄。地理环境决定了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组织形式和文化观念。

(三)中西文化的主要区别

世俗社会与宗教社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俗社会,孔子说“不知生安知死”,人活着的事情还没弄明白呢,我也不去探究人死了之后会怎么样,“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也有宗教,庙里也有人烧香磕头,中国人对宗教其实采取了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去庙里烧香就像上别人家串门。

整体观与注重细节。中国人擅长从整体上看待问题,西方人更注重细节。比如说中医和西医。中医和西医是分别从中西方哲学观点中生发出的技术领域,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擅长宏观思维,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