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侵华计划很早已经有,为了让过程顺利,日本方面大量培养「中国通」及间谍等专才,请中国人充当翻译也是日军重要资源。实时翻译,在现代社会属于较时髦及体面的工作,但在中日战争时期,为日军翻译的国人都被定性为「汉奸」,因为他们在为日本人做事。不过在这些翻译中,也并非全部都是所谓的汉奸。比如这一位,就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夏文运。
49岁的夏文运
夏文运出生于金州老虎山会大朱家屯,年少时考入旅顺师范学堂,毕业后由于各科全优,被满洲公费送到日本广岛高师深造。年夏文运毕业,回到大连,因其学历过人,被日军军部看重,让他担任日军参谋部随身翻译。
在当时,担任日军翻译并不就纯粹翻译,有时候还要执行特殊政治任务,例如游说中国军人投降。年到年间,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日本就想利用中国当时分裂,煽动地方势力,来对抗国民政府。这时,日军最看好李宗仁。当时,去游说李宗仁的是日军参谋和知鹰二,夏文运就作为翻译。在交谈中,李宗仁发现夏文运为人正派,年轻热情,于是就想搞清楚为何夏文运甘愿为日军效力。
民国军阀
李宗仁找一天,私下约见夏文运。据了解,李宗仁问及现国家破残,故乡也被日军占领,祖国的命运生死存亡,为何还甘心为日军服务?夏文运经此一问,顿时声泪俱下,当即表态,如有机会报答祖国当万死不辞。从此夏文运就成了国民政府刺探日军绝密军事情报员。
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拉开全面侵华战争。关于日军进攻徐州,突入皖西、豫南,围攻武汉的战略和兵力分布,国军其实也了如指掌,这些情报都是夏文运从和知鹰二那处获得后提供的。
年,台儿庄大战爆发,日军板垣第五师团逼近临沂,他们打算与「几谷师团」会师后再发起总攻击。局势一度对我军极为不利。在此关键时刻,夏文运送来了一份绝密情报,情报只有五个字:「北动南不动」。简单五个字,信息量却很大。于是,李宗仁很快就掌握日军动向,促使在台儿庄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了中国抗战首次大规模会战胜利。
台儿庄时国军与日军爆发巷战
战役胜利后,出于当时情况特殊,没人敢提起是夏文运的功劳,即使抗战胜利后如是。出于当时身份考虑,夏文运只能定居日本,年经香港转到东京,之后娶了一名日本妻子。夏文运在日本,曾任东京铁道株式会社嘱托。退休后经营料理店。在年,曾以日文出版《黄麈万丈》一书,书中只字没提为李宗仁密送情报一事。年,夏文运病逝于日本东京,终年73岁。他到死都没有改变自己的中国国籍。
至于李宗仁多年以后回忆台儿庄战役时,才想起当时立过战功的夏文运。夏文运的身份也因而逐渐被家乡人们「正名」,人们也把他列入了抗战人物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