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跪啥病都治的神医刘洪斌老人

拉萨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1211/4306091.html

“医院,却信祖传秘方。”

这应该是让很多年轻人都头疼不已的一个问题。

在被“神药广告”轰炸的网络时代里,很多对网络世界了解较少的老人,很容易就被电视广告里的“神药”所吸引。

有个头疼脑热的,老人们医院看病,而是某个神医的“祖传秘方”。

为此奉上自己辛辛苦苦攒了大半辈子的养老钱。

却不知道,那些被他们奉为“神医”的专家,与其说是“神医”,不如说是“演员。”

什么苗族咳喘专家、中华中医医学会的风湿分会委员、治疗糖尿病的北大专家等等,到一个地方台换一个身份,把那些迷信偏方的老人们,哄得是一愣一愣的。

比如之前频频活跃于更大地方台的“神医”刘洪斌。

一、“神医刘洪斌”

刚开始刘洪斌只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

退休后一直闲居家里,这让刘洪斌感到有些不适应。

于是想找一些兼职,一方面调剂一下枯燥的退休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补贴家里。

而就在这个时候,刘洪斌看到了一则广告,招聘“伪专家。”

所谓的“伪专家”,就是一些医药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药品,需要找一些“专家”来为自己的产品背书。

而为了让人信服,这些“专家”最好要年纪稍大、面相慈善。

满鬓发白又长得慈眉善目的刘洪斌,非常符合这个条件。

因此她很顺利地被录取了。

从此,刘洪斌就开始了她在各个地方台的“表演。”

有时她是东方咳嗽研究院副院长,有时她是中华中医医学会原副会长,有时她是专治糖尿病的北大专家。

短短三年的时间,刘洪斌就扮演了9个专家角色。

而她推销的产品,在团队极具感染力的包装下,也吸引了不少被病痛缠身的老年人。

比如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风湿腰痛的毛病,难以根治。

而刘洪斌推荐的“药王风痛方”,据说过去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的药物,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好奇心。

而在刘洪斌的宣讲下,这个“药王风通方”对治风湿骨痛有奇效。

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一天只需要三块钱。

这让很多饱受风湿骨痛折磨的人,觉得非常惊喜,而且三块钱也不贵,纷纷购买。

但事实上,据后面的调查,生产这种药品的工厂,承认根本不认识刘洪斌,他们只是通过中介来联系。

可想而知,吃了这些“假药”的人们,身体不出问题就好了,更何况是根治?

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更神奇的是,医院都头疼不已的心脏病,到刘洪斌这里也只不过是“小事一桩”。

她声称自己是少数民族老蒙医,在蒙古包里长大。

她有一种神奇的药“蒙药心脑方”,专治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瘫痪的患者。

只要服用她的这个药,不用做手术也不用开刀,轻轻松松就能恢复健康。

效果堪称神药。

刘洪斌声称,药厂直接给她分红万。

有时她更是“神仙技能”上瘾,有一次在甘肃台扮演某种神奇秘方的传承人时,现场给一位患者涂药。

声称瘫痪多年只能坐轮椅的患者,几分钟后就站了起来。

激动的患者瞬间跪下,感谢刘洪斌的大恩大德。

所谓“神药”轻轻松松就爆单。

二、“刘洪斌”的真面目

很多人看了刘洪斌的“神药广告”后,都心甘情愿地掏出了自己的积蓄购买。

企图用这些被“神医”认证过的“神药”来再造青春,恢复健康。

但效果没看到,钱倒是花光了。

“灵丹妙药”的美梦,终究也只是一场空。

于是,很多机构联合起来起诉,表示在医药单位根本查不到刘洪斌这个人,对其是否具有中药医师资格也深表怀疑。

结果,在中国社会组织网一查,不要说刘洪斌这个人了,所谓的中华中医医学会,也根本检索不到。

至于她推荐的那些药品,去食药监网站一核实,部分广告已经被食药监及工商部门通报处罚。

根本就是不合格的药品。

而就是这查无此人的专家、不合规的药品,却成了无数老人心中的“神医神药。”

并对此趋之若鹜。

“神医”的面具被揭下以后,就连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都看不下去了,发声声明此人并不具备医师资格。

而随着国家有关部门打击力度的增强,部分电视台也已经删除了其相关信息和链接。

很多人觉得,这回刘洪斌总该消停了吧?

其实,并没有。

虽然在电视上已经看不到刘洪斌的足迹了。

但在网店上,刘洪斌还在活跃。

而那些被刘洪斌洗脑的人们,依然还会为刘洪斌买单。

三、如何避免老人被骗?

对于家中老人频频受骗,宁愿清空积蓄也要为这些“假药”买单的情况,很多年轻人都很愤慨。

纷纷指责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

确实,骗子横行,假药频出,尤其是还频繁出现在地方台的广告中,更是让人无法理解。

地方台的广告位置,无疑是为这些“专家假药”,加上了一份专业的背书。

这也成了诱导无数老人掉坑的一大因素。

加强对药物的监管,加强对地方台广告的把控,确实是相关部门必须重视且极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但私以为,家中老人的情绪情况,也同样值得年轻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