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赏析古文里,那些精彩的对比运用

北京主治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079.html

大家好,今天就让我们从古文中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通过对比,来描述事物的。你可能听人说过一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话是真的。

这一讲我先给你讲一个美貌男子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潘岳,西晋时候的文人。在历史上,他更被人熟悉的名字是潘安,形容男人漂亮的成语,叫“貌比潘安”,说的就是他。

魏晋时代是个相当看脸看身材的时代,而且尤其强调男人的相貌。这个故事同样出自《世说新语》,这部书你应该很熟悉了。前面咱们讲过古人遇事淡定从容的故事。今天,咱们要翻开《世说新语》里的另一个门类,叫“容止”,就是容貌举止。潘岳的这个故事,就被编在这一类里。

先来听一段古文: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这段话说的是,潘安的身姿和容貌都很漂亮,神情优雅。他年轻的时候,夹着弹弓走在洛阳的街道上,妇女们看到了,就手拉手围成圈不让他走。当时另外一个叫左思的人,非常非常丑,他也仿效潘岳在街上游荡,于是一群老妇人一起冲他吐唾沬,他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你看,这一段文字里,潘安身高多少,眼睛鼻子到底怎么样。左思绝丑,又是如何嘴歪鼻子斜,都没有讲,只说了他俩出门的时候受到的不同待遇。那时候的女性,围观起著名美男子来,阵势一点都不比今天的粉丝追星弱,甚至是拉起手围个圈不让人走。可是对于丑男人,也毫不留情,竟然会当街吐睡沬。这真是够大胆的。前后一对比,就算没有照片跟画像,你也能想象潘安的英俊潇洒和左思的猥琐丑怪了。你想想,如果这两个人的事你是分别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那潘安的美和左思的丑,感觉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一有对比,我想想都很同情左思受到的一万点的暴击伤害。

不过,你大概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是说古代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吗?这就要说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发生,另一方面,整个社会风气却很自由,女性在家庭里的地位更平等,也有机会受教育,就出现了很多才女,比如我们提到过的谢安,他的侄女谢道韫就很会写诗,男人们雅聚的时候,谢道韫也能参加。

刚才说的那个丑男子左思,他的妹妹也很有才华。那个时代,女性还能做官、参与政治,所以出门围观个美男子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古代中国也是不断起伏变化的,就像汉语不断在演变一样,不是死死板板的一块。

咱们再说回这两个男子,潘安和左思,其实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华,潘安感情细腻,多愁善感,虽然是个美男子,但是一点都不花心,妻子去世后,他写下了《悼亡诗》抒发怀念之情,十分真挚感人,开了中国文学悼亡诗的传统。

至于左思,更是才华横溢。他给我们贡献了一个成语,叫”洛阳纸贵”。

这是说他写的文章《三都赋》,在当时受到追捧,豪门望族争相传抄,结果搞得洛阳的纸都涨价了。虽然左思在相貌上跟潘安比天差地別,但一千多年过去了,再漂亮的美男子也早就灰飞烟灭,反而是这两个人的文字,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谁又会在乎他们的相貌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文字可以不朽。

当然,仅仅对比出美丑来,还不算很厉害。我上面讲的这一段,都是写实,写人相貌的对比,如果是写虚的东西,对比的威力就更大了,比如春秋时候的思想家孔子,那个站在河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老人家,他提出了很多哲学概念,哲学概念总是很抽象,但是别怕,他就是一个运用对比来让人理解概念的高手。

比如孔子对比了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小人经常忧愁。

又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正义,小人只知道利益。

这还是两个相反概念做对比,比这更难的,是相近概念的对比。下面我要带你读一段稍微难一点的古文。这句话,同样出自《论语》,是孔子说的,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如果不能找到言行方正的人交往,一定要交朋友的话,总要交狂放和狷介的人吧?狂放的人敢于进取,狷介的人知道什么事不可以做。这句话是说交朋友的,孔子的理想标准是和“中行”的人交朋友,“中行”就是言行方正的人,这种人非常少,很难找。如果没有,人又不能不交朋友,怎么办呢?孔子给的判断标准是狷和狂。

这两个字很有意思,都是反犬旁,张牙舞爪的,你一看就知道这两种人不是那种温温吞吞没原则的人。孔子先肯定了这两种人都是可以交的,他们都很豪放,个性鲜明,但是他们的豪放又是有规矩的。

既然一个叫“狂”,一个叫“狷”,肯定有差别,孔子就说了,“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个比较有行动力,一个知道做事的边界,一个知道争取,一个懂得拒绝。这就是一个非常妙的对比,对相近概念进行区分。但正是因为概念相近,我们反而更能体会出两者之间微妙的差别,觉得孔子的观察和判断,真的是精准!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最后我总结三点:

1、《世说新语》里,通过外出遭受不同待遇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潘安的美和左思的丑

2、对比的核心是,拿来做对比的两个事物,要有共同特征,这是进行对比的基础。通过对比,不仅能让相反的性质更鲜明,也能让相近的概念有区分。

3、孔子是一个运用对比来让人理解概念的高手。《论语》里,你能找到很多通过相反或者相近概念的对比,来理解抽象概念的好例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