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相关影视作品多不胜数,内地就有山东版、央视版、新版三个版本,香港有邵氏版《水浒传》(曾头市和大名府的故事)+《荡寇志》(不是俞万春版本,而是描写宋江征方腊的故事)、《水浒传之英雄本色》,连日本也有《水浒传》。
各版里出演梁山好汉的演员各擅胜场,但也各有不足,让我们结合原著描写,看看各版中饰演主要人物的演员各有什么优缺点。
一、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单论形象,鲁智深的演员其实好找,原著说他“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大体上块头够大、圆脸大耳、有络腮胡子即可。
相比之下,央视版的臧金生最符合原著,举重运动员出身的山东版的于守金也不错,新版的晋松和水浒传之英雄本色版的徐锦江都有个共同缺点:有身高也够壮,但不够胖,不完全符合书中的胖大和尚的形象。邵氏版的鲁智深则对白很少,完全是个边缘配角,演员个子也很矮,完全不知所谓。
二、天雄星豹子头、小张飞林冲
相比鲁智深,林冲的选角则普遍偏离原著。原著在林冲出场时的描写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后面也有“满山都唤小张飞”的赞词,所以原著作者心目中的林冲很可能是这样的:
然而大众对林冲的认知很可能受到他前面逆来顺受表现的影响,无法接受一个唯唯诺诺的小张飞形象,所以各版都不约而同选择了看起来更秀气的演员,例如:
出演鲁智深对体型有要求,因此不大可能用一线影星。但林冲则没有这种限制,因此各版的林冲不乏大牌影星。
尤其是港版,分别由邵氏全盛时期的当红小生岳华、影帝级的梁家辉出演。这两位演的林冲先不论演技,单是外形就过于斯文,与原著形象差距较大,而且林冲在风雪山神庙后性格中的桀骜一面已经觉醒,火并王伦后更是彻底释放。因此岳华在邵氏《水浒传》中与人比武前还拱手言“请”的演绎显然不大对版,而梁家辉在《水浒传之英雄本色》里最后决战时却演出了一些这种味道。
内地三个版本中,山东版的丁汝骏和央视版的周野芒长相也是偏斯文,新版里不时目露凶光的胡东从形象上反而更为贴近原著。
三、天魁星呼保义、及时雨宋江
各版对宋江选角的共同问题是:太老。
原著宋江私放晁盖出场时,赞词说“年及三旬”,也就是三十来岁,这样算起来直到故事结束时也不大可能超过五十岁,山东版的鲍国安、央视版的李雪健、邵氏版的谷峰的面相看起来都至少四十五岁以上,新版的张涵予的扮相是最接近原著里年纪的。
此外,对于宋江的演绎,本人觉得各版都有值得商榷之处,那就是看起来都一副眉头紧锁、心事重重的样子,感觉既窝窝囊囊又心机很深,这样的形象并不容易接近粗鲁的江湖汉子并快速取得他们的信任。因此宋江应该看起来平易近人,让好汉们觉得可以信任;有些大哥气质,让好汉们愿意追随;实则内里却城府很深,还夹杂着不易为人察觉的桀骜不驯,如此才是最贴合原著的演绎。
四、天伤星行者武松
武松是各版选角的重中之重,邵氏版直接用了当年的头牌小生狄龙,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且除了《水浒传》+《荡寇志》系列,狄龙还在另外一部邵氏电影《快活林》中饰演了武松。但重视归重视,当年的狄龙也确实是帅,但他的瘦高体形饰演神力无敌的武松似乎欠缺一些说服力。
武松出场时的描写是:“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山东版的武松由祝延平饰演,也许有先入为主的因素,个人认为国字脸的祝延平从长相来看是最像武松的,遗憾的是当年武打设计还不尽如人意,没能完全表现出武松的神威。
央视版的丁海峰饰演的武松虽然长相没有山东版那么贴近原著,但是体格看起来更为健硕,而且他打斗场面时表现出的凌厉杀气最接近原著中武松的“人间太岁神”形象,因此综合评价还是丁海峰版的武松最为成功。丁海峰就此树立起硬汉形象,也使他成为央视版演员中后来发展最好的一位。
至于新版陈龙饰演的武松,则体格、身材、长相无一贴近原著,实在无法评价。
像不像加勒比海盗五、天暗星青面兽杨志
山东版没有拍杨志卖刀戏份,央视版翟乃志与新版高虎的演绎对比,翟乃志对杨志的郁郁不得志气质把握得恰到好处,高虎则发挥过头,显得过于阴沉。相比之下还是央视版的最为适合。
六、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
原著的石秀虽然绰号拼命三郎,勇猛毋庸置疑,但同时也非常精明。他具有一般江湖好汉不具备的记账技能,也出色完成了潜入祝家庄的侦察任务,他的气质与一般好汉的勇猛相比,还多了一股阴狠。央视版杨凡的这个眼神,说明他对石秀这个角色的理解远胜于新版的刘宇桥和邵氏版只会拼命的王钟。
七、天杀星黑旋风李逵
为了适合当今的环境,李逵这个角色的天杀星疯狂嗜血属性显然不能与原著保持百分之百的一致,所以当代作品对李逵进行适当的改编是无可厚非的。那么如何更好地演绎李逵呢?
新版的康凯和邵氏版的樊梅生(樊少皇的父亲)饰演的李逵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过于逗逼,这样也许符合大众的普遍认知,但李逵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无脑莽汉。
李逵对于宋江并不是一个干脏活的杀人机器,而是一个可以交付任务的心腹;虽然李逵可以明知宋江给他喝了毒酒也毫无怨言,但在认为宋江做出强抢民女等违反原则的事情时,他也不会无原则地保持忠心。而且李逵在前七十回里每次下山几乎都能带人回来壮大山寨,这也绝不是一个嗜血莽汉能做到的事。所以央视版赵小锐试图丰富李逵性格的演绎是值得赞许的,虽然没能做到完全表现出李逵性格的所有方面,但已远胜于其他两个版本了。
八、天巧星浪子燕青
燕青在原著中戏份不少,其智勇双全也颇受喜爱,所以各版对燕青选角也是非常重视。央视版的王光辉英气勃勃,却缺少浪子气质;新版的严屹宽则有点浪过了头;倒是在邵氏版《水浒传》、《荡寇志》均担任头号主角的姜大卫,把浪子燕青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各版中最好的燕青,除了笑起来有点促狭外,几乎可称完美。
九、天微星九纹龙史进
史进的独立故事在很多版本里都被删节,只有新版和邵氏版里的史进戏份较多。邵氏版的陈观泰是当时邵氏武侠片里除了狄龙、姜大卫双星外最大牌的影星,虽然《水浒传》里戏份不多,在《荡寇志》里戏份却不少。
新版的韩栋虽然外形俊朗,但扮相洗剪吹味道太浓,陈观泰演的史大郎颇为内敛,别具气质但不完全符合原著的定位,加上他身为东南亚第一届国术比赛冠军的真功夫底子,二者相比之下当然是陈观泰胜过一筹。
十、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
原著对卢俊义的描写相当脸谱化,所以卢俊义的选角也并不难,选个相貌堂堂的就行了,这方面央视版的王卫国就很好,毕竟是能演玉皇大帝的;邵氏版的丹波哲郎除了形象气质外,体格也符合要求,武打动作看起来中规中矩,也是不错的选择;而新版王建新饰演的卢俊义居然连这么简单的要求都没能做到,实在让人挠头。
十一、天英星小李广花荣
各版选角对小李广花荣的选角,都能体现出儒将风范,但也各有不足。
央视版修庆本来不错,但是不知为什么别出心裁地把董平的双枪移植到花荣身上,而且还是双短枪,这种设定既不符合原著,又没考虑到用双手兵器的人很难快速取弓箭射击的问题,应该说是设定上的败笔。
山东版的演员形象本来不错,可惜脸上痘痘太多影响观感。
新版的张迪则过于年轻,看脸无法体现心思细密的宋江心腹和近卫队首领的身份。
邵氏版的秦沛年轻时还算比较帅,可惜演花荣胖了点。
总的来说,花荣的选角是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
十二、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
央视版的孙二娘选角是最成功的,不管是对比同版其他女性角色,还是对比其他版的孙二娘,梁丽版的孙二娘完全可以喊出:你们一起上吧,我赶时间。
至于大众的呼声,大家可以去看看某瓣央视版的孙二娘剧照下面的评论,其他版本的孙二娘演员就没必要再放出来了吧。
十三、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水浒女角色选择重点,文是潘金莲,武当然是扈三娘。原著中扈三娘出场赞词是:“蝉鬓金钗双压,凤鞋宝镫斜踏。连环铠甲衬红纱,绣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扈三娘在原著中基本没有对白,身材苗条高挑的美女即可胜任这个角色。但当代的水浒作品肯定不能满足于把女将当作工具人,对扈三娘嫁给猥琐的王英也要做合理的解释,于是饰演扈三娘的演员不能只是个女打星,还需要胜任文戏。
山东版的扈三娘基本没有戏份,还是原著工具人的定位。央视版的扈三娘大受欢迎,据说使得其粉丝以她名字为自己女儿起名,该粉丝女儿长大爆红后出事还顺带连累了该版演员的微博,真是无奇不有。
但是央视版的扈三娘对比新版的刘筱筱有个缺点,就是年龄显大了一些,邵氏版的也有同样的问题。
十四、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央视版的宁晓志扮相老气横秋,原著吴用的年龄和宋江大致相若,也就是三十多岁,年纪相差太大;邵氏版金峰面相太善,饰演阴损的吴用也不合适;新版李宗翰则按穷人版诸葛亮模板来塑造,与原著中村学究的气质也不符合。
这四个版本中,山东版的王忠信扮相是最为合适的,可惜的是剧中戏份偏少。顺带提一句,山东版的王忠信还曾在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饰太白金星,《红楼梦》饰甄士隐、戴权,《三国演义》饰华佗、秦宓、伏完,实现了通关四大名著的成就。
十五、潘金莲
《水浒传》要争番位的话,男演员第一或许没有定论,但女演员第一肯定是潘金莲。各版潘金莲的角色和演绎都是热议话题。
央视版的王思懿的潘金莲,对于角色的整个心理变化有完整的铺垫和演绎,明显优于新版相对脸谱化的甘婷婷;而版山东版的牟霞的泼辣气质也别有特色。相比之下,山东版和央视版难分轩轾。
十六、高俅
各作品中的高俅形象普遍用的是传统的奸臣模板,例如央视版的魏宗万,新版的李子雄、水浒传之英雄本色版的刘洵:
然而,高俅是否适合套用传统奸臣模板?个人认为并不适合。
首先,原著中的高俅虽然通文墨,但并不是文人出身。相反,高俅自吹“自小学得一身相扑”,全书第一回说他曾与王进父亲比棒,被一棒打翻,武艺如何不说,但确实是个习武出身。而历史上的高俅走的也一直是武职路线,参与过对西夏战争,所以高俅的形象肯定不应该是个瘦削文人,而应该是个有些块头的武人,发迹后不注重锻炼,很可能变成个肥胖的形象。
其次,高俅在原著中其实算不上老谋深算。林冲误入白虎堂的策划者是陆谦;书中几位奸臣商量阴谋时,出主意的也都不是高俅;高俅自己带队打梁山时也只会一路莽上去,大名鼎鼎的韩忠彦的侄子韩存保被梁山放回时还敢叫嚣要斩他,真是一点官场事故都不懂,丝毫看不出传统奸臣模板应有的老奸巨猾;被捉上梁山多喝了几杯还敢夸口自己相扑天下无对,不但没有奸臣气质,反而颇有些草莽江湖气质。说起来,倒是这位年轻版高俅比较符合原著高俅的形象。
总结下来,有人也许会说作者是厚古薄今,只会吹央视版黑新版,其实并非如此。央视版也许是受经费限制,删去了很多内容和人物,甚至很多天罡星级别的人物都没有露脸,这是一大遗憾。新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遗憾,其中一些人物的选角还颇有亮点,比如新版没羽箭张清的黑人脏辫虽然有点雷,但是那股睥睨天下好汉的劲头却表现了出来。
大刀关胜和双枪将董平也有出场。
不管怎么样,有总比没有强,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