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风流宰相,东晋名士谢安

出身名门,多才多艺,性情温和,身居高位,处事公正,看看这一串夸赞人的话,一定会很好奇,谁这么优秀啊?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优秀的人物,他就是东晋名士谢安。谢安是陈郡谢氏子弟,他所在的家族是士族“顶流”。谢安和王羲之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外出游玩。从朋友圈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社会背景,王羲之那么高傲的人,他能接受谢安,很说明问题。

谢安人生中有两次高光时刻,第一次是他和王坦之挫败桓温的篡位野心。第二次是参与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打败了前秦的入侵。

桓温是东晋权臣,他多次率领晋军北伐。谢安刚刚步入仕途的时候,二人关系很好。桓温还请谢安担任司马,辅佐他北伐。随着桓温手中的权势增大,谢安与他渐行渐远。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之后,为了转移矛盾,保持威名不坠竟然在东晋内部开展一系列政变。他废黜司马奕,扶持司马昱。司马昱在皇位上不到一年就过世了,恒温借口入京奔丧带兵围困京城。

京城治安由谢安和王坦之负责,王坦之瑟瑟发抖,谢安面色从容。他派人打开城门邀请桓温进城。谢安不卑不亢,时刻在言语上“敲打”桓温,让他明白谋朝篡位的后果,不是他能承受的。一番唇枪舌战之后,桓温彻底放弃了篡位的计划。他到底怎么想的,已经不重要了。谢安看破了桓温的心虚,存续了晋朝的天下。

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八万精兵对抗百万大军,谢安运筹帷幄,破秦军于淝水。《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谢安和朋友下围棋,忽然来了一封信。原来是前方战报,谢安看完之后,面无表情,继续下棋。一直到有人沉不住气,询问前方战况如何的时候,谢安才说,“谢玄大获全胜。”有人观察谢安说这句话时的表情,依旧神色不变,和平常一模一样。

这是城府极深吗?不是,这说明谢安掌控一切。他经过战前分析,已经计算到这个结果。面对早已知道的答案,自然不悲不喜了。你以为谢安只看出来一步,其实他已经鸟瞰全局了。淝水之战胜利之后,北方的前秦陷入混乱。东晋以长江天险作为屏障,此后数十年没有大规模战争爆发。这些都是谢安的功绩,如果没有这位江左风流宰相,历史也许会被改写。

谢安晚年名重一时,功高遭忌。他顾全大局,激流勇退,交出手中权力避祸广陵。不久之后,谢安病重,逝于建康城,享年66岁。

拓展阅读

研究《资治通鉴》的权威,宋元时期史学家胡三省

吴中硕儒,致声前元,元代文人郑元佑

读懂了这首诗,就读懂了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末文人韩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