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酒的情缘竹林七贤的癫狂

竹林七贤是魏晋文人的典型代表。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他们选择了放荡不羁,以清谈、饮酒、癫狂等非同俗流等形式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晋书嵇康传》记载:“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刘咸、琅琊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他们在竹林欢饮、笑傲、为人率真自然、散淡不羁。醉眼阅世,世人皆醉我独醒,大有遗世独立的意味。

竹林七贤

嵇康,字叔夜,魏晋时代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世称嵇中散。史载:“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嵇康旷达散淡,狂放不羁。他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一任自己的心性发展,从不管他人如何评说。只可惜,最后因为吕安事件下狱,被司马昭判处死刑。

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跱。林木纷交错,玄池戏鲂鲤。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鳣鲔。

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

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

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

《酒会诗》

嵇康

这是他的《酒会诗》。诗的前半部描写纵情山水的乐趣。一开始就直露诗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欢乐,远离世俗的尘嚣,面对美妙的大自然,木移神驰。之后写弋钓之乐。弋钓者出手不凡,技艺高超,得到众人的喝彩。“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这几句写琴酒之乐,在清流绿水之间,他们饮酒歌唱,弹琴作乐,清雅的琴声随风荡漾。竹林七贤都喜酒,尤其是阮籍、刘伶、阮咸更是嗜酒如命。这四句诗真实写出了竹林七贤放浪山水,流连琴酒的生活情景。后面六句由叙事、写景转入抒情。当此游览,酒酣之际,东野子却没法到场,实在令人遗憾。而通过抒发思念友人的心情,也表现出了诗人隐遁避世的高远情趣,这也是全诗的意旨所在。

山涛

《世说新语》里面有关于山涛的记载,山涛与嵇康、阮籍初见面,便觉得意气相投。山涛曾跟妻子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一天,嵇康与阮籍二人来山涛家做客,饮酒达旦。山涛的妻子偷偷在窗外观察二人行为举止,被二人不俗的谈吐所吸引。后来,她对山涛说:“您的才气远不如他们,只是凭着见识肚量才彼此为友。”

山涛为官三十余载,固守着自己的底线,为官清廉,为人忠信,宠辱不惊。山涛曾推荐嵇康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嵇康不仅拒绝了,还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书》这封著名的绝交信,白纸黑字,弄得山涛很尴尬。后来,嵇康获罪被杀,临危之际托孤于山涛。而山涛,也不负所托,将嵇康之子视为己出,把嵇康之子嵇绍抚养成才。这也是“嵇绍不孤”的典出。

阮籍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诗人,长于辞赋与散文,精通音律,其父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这些都是阮籍成名的资本,但有趣的却是阮籍饮酒的轶事,他的醉态及醉态中散发出来的风骨,让他流芳千古。

阮籍才华超拔,司马氏很想拉拢他,但阮籍与司马政权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他主动要求当一名步兵校尉,原因是步兵营中有一位会酿酒的厨师,而且兵营中还藏了许多坛美酒。在这两次官任上,他每日都与刘伶饮酒吃肉,成天烂醉如泥,在醉乡里睡去,在醉乡里醒来,从不多言。

《世说新语》里记载:“阮籍与酒肆相邻,酒肆都老板娘,人长得漂亮,阮籍常到酒肆喝酒,喝醉了便酣睡在美妇人身边。妇人的丈夫开始还怀疑阮籍,以为阮籍想吃他老婆豆腐,暗中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才知道,是他小人之心了。于是放心让阮籍随时来饮酒。

阮籍为了躲避小人的陷害,经常开怀痛饮,一言不发,以免被抓住把柄;为了躲避司马昭的陷害,天天沉醉与酒中,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一连醉了两个余月,六十多天里,都宿酒未醒。

阮籍精通音律,曾创作《酒狂》曲,表达了对司马集团统治下,且恐且忧、且怒且避对真实心态。朱权《神奇秘谱》云:“是曲也,阮籍所作也。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在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这段文字,可以说是阮籍《酒狂》的主旨。

向秀

向秀,字子期,是嵇康和吕安的好友。向秀常和嵇康一起打铁,也常到吕安家中帮着吕安种菜,三人常在一起饮酒玄谈。在竹林七贤中,向秀跟嵇康交谊甚厚,嵇康死后,向秀不得已而出仕。一次,他从洛阳回家时,经过了嵇康的旧居,远远地听到邻人凄恻地笛声,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想起了他们一起打铁,在竹林饮酒玄谈的事,回到家后,小酌微醺,借着酒意,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思旧赋》。

刘伶,传说长得奇丑,身材五短,但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刘伶是个奇才,洒脱豪迈,从他流传下来的饮酒轶事中,便可管窥。

饮酒尽兴时,敞胸露乳,但是这与刘伶相比,说小巫见大巫,还是用词不恰当的,简直是天壤之别。刘伶饮酒都光着身子,一丝不挂,他说要把天地当房屋,把房屋当裤衩。没有大诗人的才华,放眼宇宙的胸襟,很难说出这种令人开颐的高论。

刘伶醉酒

刘伶嗜酒成性,老婆为了节制他喝酒,便把酒藏了起来。有次刘伶要喝酒,他老婆就把酒器、酒坛全都打碎,规劝他说:“你喝酒太多,你不是喜欢老庄吗?这不是养生之道,一定要把酒瘾戒掉了。”刘伶面对妻子,痛心疾首地说:“你说得对,我不能自己戒酒,只有向鬼神祈祷发誓,才能断掉酒瘾。你就给我准备祭礼对酒肉吧。”他老婆见他态度诚恳,便准备好酒肉让他去发誓祈祷。刘伶一见到酒肉,赶紧跪下祷告,“天生我刘伶,以酒为命。一次喝一斛,五斗除病酒。”说完就迫不及待举起酒坛喝酒,取肉来吃,不一会儿就喝得酩酊大醉。

刘伶对饮酒认识得很透彻,有《酒德颂》一文传世。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惟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攮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乘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三载浮萍;二豪侍恻焉,如蜾蠃之于螟蛉。

文章里,刘伶假托“大人先生”寄寓了他追求自由的精神,为虚伪世俗礼教下的士大夫们进行了嘲笑和讽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戎是竹林七贤里面最年轻的一位,也是最有趣的一位。他的行为常常令人匪夷所思,处于矛盾的两个极端。王戎是竹林七贤中对仕途最有野心的一个,因此在竹林七贤中显得有点俗气。所以当嵇康、阮籍、刘伶在竹林饮酒时,看到王戎过来,他们就说这个俗物又来败兴了。王戎曾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等官爵,后来荣升吏部尚书等职。史载王戎为官无所作为,却能步步升迁,是因为王戎善于识人,善于思考。

说王戎充满矛盾,是因为他做事很令人难以捉摸。如王戎很吝啬,给亲侄子结婚的贺礼,还要讨回来;但王戎父亲的旧部下要赠他钱财,他却坚辞不受。王戎是出名的孝子,但他为母守丧时,却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一滴眼泪也没有,虽如此,但他面容憔悴,身体虚弱,是因为内心哀伤过度。

王戎是个真性情的人,一点也不做作,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畏世俗的眼光,我行我素。

阮咸

阮咸,与阮籍并称“大小阮”。为人洒脱,不拘礼法。精通音律,有《三峡流泉》曲目传世,擅长演奏,我们现在还有一种乐器就是以阮咸的名字来命名的,简称为阮。

阮咸善饮,在竹林跟阮籍、山涛他们一起畅饮。据说阮姓族人在一起喝酒,都不用普通杯子或者大碗的,他们喝酒都用大缸,酒注满缸,大家围坐在酒缸四周,无须酒器,头直接伸到缸里面去饮酒,那场面可就热闹了。大家争相到缸里喝酒,头发濡进酒里是情理之中,头互相撞击,也是平常事,呛到酒更是稀松平常......那场面必定是酒香四溢。史载他们饮酒招来了一群猪,阵地都被猪占了,阮咸直接爬上酒缸,与群猪一起痛饮。

阮咸风流倜傥,不拘礼节,才气过人,想诗词文赋一定也差不了多少,可惜没有传世,也许是还在某个角落,等待我们的发现也有可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