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哲理性名言附示例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适用主题:人才不问出处、不能妄自菲薄等

示例:刘邦一介平民,却能善谋大事,知人善任,带领人民创造出辉煌绚烂的汉文化;孔明躬耕于陇亩,却能善借东风,治国立业,名垂千史。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有道:“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出生不能决定我们的整个人生,关键在于我们不能妄自菲薄,真诚地热爱我们平凡普通的父母,对于一切抱有感恩之心,对未来抱有希望之热诚,用努力和学识去改变现有的状况。要相信在尘土里也会有闪烁的星砾。

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适用主题: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等

示例:树无静树,川无停流。万物总是在变化中,所以身于大时代之我们,应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不能总用过去的经验指导现在和辨别未来的方向,更不应以刻舟求剑的方式对待客观形势的变化,而是应该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发展的问题。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适用主题:坚守原则、为正义事业牺牲、伟大气节等

示例:近代以来,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救中国于水火之中。方志敏于抗日途中被俘,面对敌人的言行逼供,他坚贞不屈,并表示“为革命而死,虽死犹荣”;陈觉、赵云霄夫妇为革命分别被捕入狱,陈觉英勇就义前给赵云霄写下一封信:“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在他们心中,爱国主义民族大义高于一切,在他们心中,中国百姓的性命比他们的生命更为重要。“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在乱世中,他们绝不苟且偷生。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适用主题:自强自立、淡泊、追求理想等

示例:“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一个人最为担心的莫过于空无少年志,当一个人心存志向,且无比坚定之时,即便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适用主题:生活美好、主动发现观察身边事物等

示例:《世说新语》中曾述:“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如今,很多人都认为,眼前的生活只有苟且,诗意一定在远方,但其实并非如此,欣赏生活之美,在“心”不在“物”,在“神”不在“形”,正像简文帝所说“会心处不必在远”,在人心渐伪、机巧日深的社会里,只要我们摆脱了庸俗的束缚和功利的诱惑,回归极简至真的自我,对日常生活中的一蔬一饭心存敬畏,在悲欢哀乐中品读人间真味,我们便也有“濠濮间想”也。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适用主题:坚持自己想法、走自己的路等

示例:如何在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方位,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中岿然不动,在纷纷扰扰的外界舆论中保留自我,往往都需要我们有一种“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的认知表现,正确认识自我,不被外物奴役,做自己心灵的“主人”,方能“宁作我”而成就“我”。

来源:笔尖作文

世说新语(无障碍阅读典藏版)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56.3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