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竹林七贤,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嵇康、阮籍或者山涛,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名声太响了,以至于让其他的几位名气稍弱。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竹林七贤里面的一位才子——向秀,向子期。
在世说新语里面,向秀的故事通常与嵇康发生在一起,书里面曾经记载过,嵇康在拒绝司马集团的仕官邀请之后,便好在城外打铁以作娱乐。嵇康这个人是一个锋芒很强的愤青。每次嵇康在城外打铁的时候,向秀作为朋友就在旁边,帮忙鼓风拉风箱之类的,可以说两个人配合得极其默契。向秀经常和嵇康、吕安这些人为伍,除了帮嵇康打铁之外,还经常去吕安家弄弄他的园子,种菜除除草什么的,三个人似乎自得其乐,但是稍微了解一点当时的历史就知道,这种自得其乐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
向秀本身出身并不是名门望族,竹林七贤里与他同游的这些人大多都是有着一定的家族背景的,比如和他玩的最好的嵇康,就是曹魏宗室的亲戚,他的妻子是曹操的曾孙女:步兵校尉阮籍,虽然在父亲死后,家境有点艰难,但他的父亲也曾是尚书郎。而向秀,史书里面对他的家世并没有过多的提到,只说他在少年之时,文章就已经闻名乡里,向秀对庄子研究颇深。也正是因为对老庄思想的研读,在讲学时认识了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山涛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依然和他成了忘年交,也正是在山涛的引荐下,他认识了自己这辈子最好的朋友——嵇康、阮籍等人。这些人经常在竹林里游玩讲学,分享各自的超凡见解,不亦乐乎,后世于是将这些人列为竹林七贤。
他们的生活其实并不如我们看到的那般祥和,当时司马氏独掌朝局,社会动荡。这些有心为朝局效力的有志之士,难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才会在竹林之间,以游玩排解自己的苦闷。向秀的改变是从好友嵇康和吕安被害之后开始的,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小人——钟会,向秀很清楚钟会对嵇康的怨念,他在帮嵇康打铁的时候,就看到过钟会来拜访嵇康,却被嵇康嘲讽奚落,得罪小人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吕安和嵇康最终被推上断头台,陷害而死,向秀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苦闷无比,只能在他们经常游玩的地方追忆过去,怀念好友,写下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思旧赋》,据说在嵇、吕死后,向秀经常在他们的居所吹着悲壮的笛曲,声音嘹亮、悲伤、催人泪下。
但是也正因为嵇康的遇害,向秀开始更加淡泊,不在那么锋芒,虽然他迫于强权,不得不上朝做官,保全自己。他的隐居之心,就在好友被杀之后,逐渐淡漠了。不过他和阮籍有点像,只是在朝做官,却不做事儿,任意无为。反而在文学上,开始有了更深的研究。他和当时很多的名士一样,因为朝局黑暗,开始转向对老庄思想、万物哲学观念的研究。据说,向秀对逍遥游有着非常独到、本质的注解,只是后来被他人窃取。世说新语有提到,流传千古的庄子注的功绩,不能忽略向秀的努力。
向秀的余生,算是过得比较安稳的,他没有嵇康的愤慨,但反而越是柔韧的人,结局越安稳。向秀就是这样一个性格柔韧的人,他虽然热爱自由,但并不摒弃体制,他的一生就仿佛是对“逍遥”二字下了一个新的定义,这大概也就是他能够安度余生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