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祚熹漳浦籍三教门人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据朱圭在蔡新《缉斋诗稿·序》中介绍:“公(即蔡新)天性淡泊,自少时得艮背之传于大父,晚年益有所得,而好贤虚受,引接后进,忘其达尊,于圭尤辱厚。”由是可知,蔡新年少时经其祖父点教,拜领林龙江的“艮背心法”,而且持之有年,至晚年(序作于乾隆五十年,蔡新时年78岁)“益有所得”,说明蔡新及其祖父皆是三教门人。由于蔡新曾为帝师,在朝廷历经五部,且为《四库全书》总裁官,声名显赫,天下皆知,那他祖父叫什么名字呢?又有何功业呢?这就值得林龙江文化研究爱好者们深入挖掘研究的了。

  据清嘉庆十一年补刊本《漳州府志·卷之四十·人物志》记载:

蔡祚熹,字在朱,而煜季子,璧之弟也。幼质鲁,读书能逊志善入。年三十,学使者拔冠邑庠。自是每试皆高等,食饩廪。性介洁而貌和易可亲。邑令聘主义学,凡八年,诸名士多经其指授。中岁颇习养生家言,淡于荣利,屡踬场屋,豪(应为毫)无介意。

雍正三年,以明经授安溪训导,携一子一孙偕。诸生来谒,勖以敦内行、立节概,真意盎然,士心()之。或以吏事道邨落,与父老子弟言慈孝,进()士论读书作文法,争迎致书馆曰:“我家先生至也。”到任一年,请业请益者踵相接,月课诸生,亲为诠发书义,关节开解,条理分释,远近向风。逾年得疾,诸生近者迭侍,远者交讯瘥否,以为忧喜。旋告归,绅衿徒步送四十里外,洒涕而别,观者叹息。厥后,诸生谭及恩谊之孚,人物文章之美,必曰“蔡师”“蔡师”云。

天性孝友,避乱梁山,粥食犹艰,常枵腹以饱双亲,自馆归省,私取衣袴,躬自浣澣,喜且泣曰:“此境可多得耶?”侍兄侧,执弟礼甚恭,忘其身之老也。即其兄,亦相与安之。年七十九,卒。子衍鐏、孚远。

由上述记载可知,蔡祚熹(-年),字在朱,漳浦人。幼质鲁,30岁时,考上秀才。因其性介貌和,受到漳浦知县赏识,遂被聘为义学先生。中年时,他“颇习养生家言”,大抵就是拜领了夏教(俗称三教,现称三一教)的艮背心法,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三教门人了。雍正三年(年),被提拔为安溪训导。翌年,因病逝于家中,享年79岁。

  其实,在《漳州府志·卷之十三·义塚》还载称:“漳浦漏泽园……五十年,邑绅蔡祚熹等清复一所。在县南五里,土名淡圳。先系乡民合置,后没于豪姓,故佥呈知县汪绅文,给示清复。”这说明蔡祚熹自从皈信夏教之后,还是很有功德心的,热心公益事业,洵属难能而可贵。

《漳州府志·卷之四十·人物志》

蔡祚熹家庙(蔡新纪念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