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对魏晋风流的反思

《世说新语》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创作于南朝时期,记录了汉魏至南朝宋时期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故事。通常认为是南朝开国皇帝刘裕的侄子临川王刘义庆所编著,是一部成于众手的文学作品。

刘义庆的生活作风颇有刘裕之风,生活简朴不事张扬,因而对文采风流、生性轻浮之人多负面评价,这也是在某种程度对前朝的“魏晋风流”的摒弃和反思。《世说新语》本质上是一本记录名士言行碎片的类编,内容松散,言行无头绪,如果单纯以书中内容进行阅读会产生许多疑惑。本书《世说新语别裁详解》通过释义和释读对《世说新语》进行分析,以更为全面和公正的立场去解答疑惑,可以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世说新语》中暗藏的深刻含义。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乱的年代,同时这种动乱也滋养了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士大夫阶层面临严峻的生存法则,同时他们的行为风格又充满自信和洒脱,经常出现不拘礼节、纵情山水的情况。在许多文人看来,“魏晋风流”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名士风范。然而在刘义庆看来,这种文人意识形态的流露对政治并无益处,相反,从东晋的败亡中可以看出士大夫阶级出现的许多治国理政上的问题和弊端,也是刘宋需要引以为戒的对象。

解读历史人物不能单纯根据一个典故,比方说曹魏时期大臣何晏,在他七岁那年因十分聪慧,因而被曹操所喜爱,想要将何晏认为儿子。年幼的何晏做了一个有骨气的选择,他在地上画了一个方形,称此为“何氏之庐”,打消了曹操认子的想法。然而何晏并非有气节之人,知行不能合一。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迷,不仅追求高官之位,还与曹爽为伍,结党营私,最终死于非命。

提起阮籍,总会想到他的个性不羁、行事率性,是竹林七贤中最为洒脱的人物。然而,他的洒脱背后有着难以言明的苦楚,他生活在曹魏和西晋的权力交替时期,必须选择政治立场。从阮籍前半生的表现来看,他曾经是一个爱憎分明之人,会以“青白眼”对待不同的人。然而在司马昭权势的胁迫下,阮籍只能故作糊涂,将自己伪装成为不羁洒脱之人,实际上他心中的苦痛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同为谢氏家族的谢安与谢灵运,《世说新语》中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于谢安敬重有加,甚至多加维护,对于谢灵运反而少有笔墨,且全为负面评价。除了谢安与谢灵运性格上的差异,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南朝宋与东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编写者们无法否认前朝东晋的名臣们做出的贡献,但同时还要否认东晋时期的“魏晋风流”,于是为人偏激的谢灵运便不可避免的成为了鄙夷的对象。

《世说新语》记载颇为丰富真实,可以让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地看到了所谓“魏晋风流”的风貌,是名副其实的“名士的教科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