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里,一则关于曹操的故事,深度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www.xftobacco.com/
关于曹操这个人,历史对他是褒贬不一,在《三国演义》中,由于作者持尊刘贬曹的态度,导致曹操成了大奸大恶的代名词,随着现代对曹操的研究逐渐客观化,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他生平功过。而《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故事,床头捉刀人,更深度的剖析了他的性格,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曹操。记载曹操的史料很多,相比于以前看三国,大多数人将正面反面人物分得很清楚,刘备、关羽就是正派,为天下苍生而战,曹操即是反派,专与正派人士作对,而抛开演义,其实在这一段历史时期,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伟人。不管哪里记载曹操,都说他为人生性多疑,《世说新语·容止》里讲,曹操身材不高,形貌一般,作为魏国最高长官,他对自己的形象不是很满意,以至于接见匈奴使者时,还让崔琰代替自己去见,崔琰身材高大,相貌俊美,生有一部虬髯,曹操自己却扮作侍从,握刀站在崔琰身边。后来曹操派人询问匈奴使者说:你觉得魏王这人怎么样?使者答道:魏王仪表不凡,高尚又风雅。但是站在床边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说后,马上派人追杀了匈奴使者。一般人听到这个评价,相信心里都会特别舒服,即使是伪装侍卫,也掩盖不了身上的英雄气质,可是曹操却除掉了此人。后人对曹操杀使者的原因有很多猜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曹操认为这个使者很有眼光,不是等闲之辈,放回去对自己不利,然后就是怕自己假扮侍从的事传出去,惹人笑话,不管是什么原因,可以知道曹操性格多疑,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看过这则故事后,让人想到金庸先生的鹿鼎记里,也有这种事情,就是韦小宝去见吴应熊时,平西王吴三桂也是扮作捉刀人,被韦小宝识破,也不知金庸先生是否是从曹操的故事里得到的灵感。在《三国演义》里还有一些故事,和床头捉刀人故事相呼应,曹操为了避免被人暗害,对属下说自己好梦中杀人,之后为了证明此事,杀了一个跟随自己多年的仆从,此事只有主簿杨修看破,后来杨修之死跟这事也有极大关联。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就是利用了曹操多疑的心理,使了出离间计,他伪造蔡瑁、张允的通敌文书,让曹操杀掉了熟悉水战的二人,也为曹操战败埋下了隐患。关于曹操的种种生平记录,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曹操的疑心确实很重,他也是凭着这种老谋深算,在豪强林立的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最终能脱颖而出也就让人不觉得奇怪了。曹操也是著名的诗人,在他的作品中,基本上都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人才的期盼,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体现了一世英雄的无奈。实际上曹操的性格,多多少少是被乱世逼出来的,他曾说过,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在自己死后,墓碑上刻的是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从最初的洛阳北部尉,到最后的魏王,曹操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会是这样,他的特别之处远不止这些,还要靠后来人继续发掘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