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绝对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有人组织当代大学生看经典文艺作品《白毛女》,看完之后让他们自由讨论,不做学分考评。
有女大学生快人快语直接了当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很不明白,白毛女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黄世仁有车有房有资产还追求白毛女,虽然他有老婆,做小也没什么,再买房子分开住。老一点丑一点也无所谓,丑一点可以整容,老一点可以多吃点补品嘛,又不是没钱。
再说说那个大春有什么好?纯粹就是一个盲流,没工作,没有家底子,也没有前途。
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经典作品,其存在的逻辑荡然无存,已经经不起当代大学生的接连诘问!
在当代女青年的眼里,白毛女就应该嫁给黄世仁,而且不能错过到手的机会。沦落为白毛女,那完全是她自讨苦吃。
我们知道,文艺作品当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象征意义。也就是说,文艺作品当中的人物形象,它代表的是一群人在文艺作品当中的具象。那么,黄世仁在这里代表的就是,不择手段捞取财富,然后还为富不仁。
在道德崩塌的当代,女大学生根本看不到黄世仁所代表的群像,仅仅看到的是他所拥有的财富,不管他财富从何而来,也不管他拥有财富之后,继续为非作歹。
女大学生算是高知了。经过高等教育尚且如此,一般人对黄世仁认同感可想而知了。
当年文艺工作者所倡导的价值观已经不在,因而人物存在的逻辑就不被理解。
是当年的白毛女想不开,还是现在的黑毛女想开了?是时代在前进,还是价值观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