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管宁与华歆志同才能道合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管宁是管仲的后人,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曾多次婉拒朝廷官聘,一生讲学,居住于辽东。

华歆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名士,三国时期魏司徒。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表歆为军师”。后任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后,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后改任司徒。魏明帝即位,晋封博平侯。

其实华歆还是个清廉的官员,并不是《世说新语》管宁割席而给大家爱财爱名利的样子,这”黑锅“背的不实在。华歆是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相当于个人的人品德行是社会和官府认可的。事实华歆在日后的为官任上还是廉洁奉公的,在史上都有明确的记载。他担任豫章太守(南昌市长)时,“以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群众是不可能去爱戴一个扰民的贪官。

千人千面,个人追求各有不同。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人和人之间哪能没有差别呢?其实管宁和华歆年轻时都是学富五车的“牛人”。《魏略》中记载:“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可见他俩人才能是当时为大家所认可的,也正是因为两人在学业上的相互仰慕,在前期还算得上是好朋友,但之后却发觉有些地方各有不同,到最后,两人其实真是不再是朋友了,最后,管宁以讲学为生,志于传道授业。华歆则志于为仕,官至三公。两人志各不同,但可谓人生理想各得其所。

世说新语正版原著原版送论语初中生全本刘义庆文言文译文国学初高中小学生课外书淘宝¥19.8¥49.8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