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当立志不移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王阳明把关于立志的问题看得非常重要。他说:“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尝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人要修养主要在立志,一切的记不住、困了、忘了、没时间等,王阳明认为这都是志欠真切。如果这个志真切,那什么困难都没有了。他说好色之人,对于好色就没有困的时候,还没有忘的时候。为什么?只是一真切耳。真是这样,真这么想的,真正追求的,就没有困忘。有困忘、疲惫,种种原因,说出多个理由来,根源就是志欠真切。所以办事时,对某事坚持不下来,自己就得考虑这事想不想做下去,想做下去,这个志立好了,就不论什么条件,一定能达到目的。王阳明讲要立志,要立志体认天理,致良知。“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体认,如以无星之秤而权轻重,未开之镜而照妍媸。”就像用没有星的秤去称物件的重量,用没有磨光的镜子去照美丑,那就叫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不从良知天理上体认,是辨别不了真正的孰是孰非的。所以应该有事无事,只是坚持自己的志向,只是坚持自己的体认天理、致良知。

莫论人之是非,当论己之是非。当然,是非问题不可不论,但要看从哪个意义上去论。王阳明说:“攻吾短者是吾师,师又可恶乎?”谁揭我的短,谁就是我的好老师。这样的老师还讨厌吗?真正的明白人,都有一些能够对自己提出批评意见、讲真话的好朋友、好领导,所以垮不掉。每个人都应该有几个能攻我短的朋友,亲戚、兄弟、邻居都可以,总之得有几个能跟我讲真话,指责我缺点的人,那就垮不了。

王阳明曾说:“思、孟、周、程无意相遭于千载之下,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一人;道固自在,学亦自在,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是指子思、孟子、周敦颐、二程,假如这些大家都同时遇到一起了,与其得到天下所有人的流行信任,不如一人真信他们。真信圣人之道,真行圣人之道的人,即使少,却也是精金,精金不怕少,精者方能传承圣道精髓。而怕的是似是而非的潮起潮落,没有精纯良知之根本。《孟子·离娄下》载,孟子曰:“苟为无本,七八月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