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里最感人的故事王献之和郗道茂

《世说新语》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原文如下: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王子敬,乍一听这个名字很陌生,其实王子敬就是王羲之的儿子,同样是大书法家的王献之。王献之,字子敬。我们熟悉王献之的故事,可能最家喻户晓的便是王献之和十八缸水的故事。关于王献之和十八缸水的故事,大致的版本是这样的:王献之小时候对书法很有兴趣,王羲之为了考验自己的儿子,在王献之聚精会神的写字时,悄无声息地走到他的身后,伸手用力的抽离王献之手中的毛笔,只见毛笔仍旧纹丝不动的紧握在王献之的手里。眼见儿子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握笔劲道,王羲之为此高兴不已,称赞王献之将来也会是个书法大家。王献之听完老爹的夸赞后,不免有些飘飘然。在十来岁时,就迫不及待地问王羲之,说道:我的字再练个两三年应该就差不多了吧?王羲之为了让儿子不因骄傲自满而荒废了天赋,只是摇头不语。王献之见老爹默不作声,急着又问道:“那五年?”王羲之听完后,手指着院子里的18个大水缸,说道:“你要把这18个水缸的水都给写尽了,字才算凑合。”王献之听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离书法家还差18个大水缸,这才静下浮躁的心,刻苦练字,后来终成一代大书法家。相关画像这就是王献之和十八缸水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却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世说新语》里记载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后,王献之生命的最后时刻:太元十一年(年)王献之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尽头,在生命垂危之际,请来道士来做法事,祈求消灾除病,延长寿命,按规矩病人应该自陈罪过。于是道士问王献之:“这些年有什么做错的事情么?”王献之回答:“不觉得有什么事情,只是常想起与郗家离婚的事情。”郗道茂“与郗家离婚的事情”是什么事呢?这又不得不说到另外一个人,也就是与王献之离婚的郗道茂,王献之的原配夫人,同时也是王献之的表姐。郗道茂和王献之少年夫妻,情真意重,志趣相投。两人生有一女,名玉润,不久夭折,后无所出。新安公主仰慕已久,便要求皇帝把她嫁给王献之。皇帝下旨让王献之休掉郗道茂,再娶新安公主。王献之深爱郗道茂,为拒婚用艾草烧伤自己双脚,后半生常年患足疾,行动不便。即便如此仍无济于事,王献之只能忍痛休了郗道茂。郗道茂父亲郗昙已死,离婚后只好投奔伯父郗愔篱下,再未他嫁,生活凄凉,郁郁而终。在两人离婚后,王献之曾写过一篇著名的《奉对帖》,《淳化阁帖》里有收录。这实际上是王献之写给郗道茂的一封信。具体内容是:“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姐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姐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大致翻译一下:”我跟你在一起,多久都不会厌,哪怕是年复一年地看着彼此,我也很高兴。我们彼此触着额头,时间变得很慢很慢。我正想着和你白头,哪知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分开啊。我很难过,道茂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呢?我每天都在哭,每天都在悲伤,或许只有到死了的那一天才会解脱吧!“真的是一语成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