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世说新语》,你的脑中会浮现那些人物形象?
是方正有礼的陈元方,咏絮之才谢道韫,还是不取道旁李的王戎,让梨的孔融,亦或是各有风骨的竹林七贤!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类,人物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散落在不同的门类、一千多个小故事中。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的《世说新语别裁》别出心裁:
1.按人物将《世说新语》分为四卷,正史名士、竹林七贤、中朝名士、东晋名士。
2.每一卷中,依照人物生平经历,参照正史把他的故事重新整合。让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的形象。
3.正文和字词的标注解释之外,增加了作者对该人物性格和命运的详细阐释或辨析,且配有适量的插图,易读性和趣味性都很强。
以东晋名士王羲之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对《世说新语》中关于王羲之的篇章加以编排,重塑这一人物的多面性。
序言中,作者先对王羲之做一个基本的介绍,包括出身和家庭等基本信息,也简述了他主的书法成就和为官时的政绩。
接下来作者选了13则《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从不同方面解读王羲之的人物个性。王羲之,在太傅选婿时坦腹东床,是他对权贵的无谓,对名利的释然。
郗鉴家一男仆有见识、会写文。友人刘惔认为他只是个寻常奴仆,王羲之却对他赞誉有加。对比之下,王羲之宽厚,看重才华。
第13则故事讲的是王羲之与克星王述之间的故事。
王述丧母,王羲之迟迟不去吊唁,过了几天后才去,不经通报直接入内,又不上灵堂拜祭,就转身离开。这种举动过于出格。
在作者看来,精选的13则小故事对表现王羲之性格和命运方面依旧不够全面,所以在末尾又结合其他史料以及自己的思考,再一次进行总结和阐释,让我们看到王羲之深处政治漩涡中的无奈和身不由己。
如此,我们才真正认识了那个个性鲜明,性格复杂的王羲之。
更多的故事都凝聚在《世说新语别裁详解》里,不如读一读这本书,为你再现一幅乱世中的魏晋名士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