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刘冠洋,七字班,前数学系学生会主席,曾为分管体育部的数学系学生会副主席,前数学系游泳队队长,数学系的体育健将,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板球无所不能。
01
主要体育荣誉
年小马杯m甲组第五
年小马杯m甲组第八
年小马杯4*m甲组第四
年清华大学春季校园马拉松男子10公里全校第12名
▲一同拼搏过的朋友们
02
QA
Q:冠洋是如何进入体育部的?
A:其实我跟大家一样,我刚入学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做社工的考虑,那时候特别神奇,串寝招新的时候,刚好我回家了没赶上,当时是体育部的柯鉴丰部长问我说你有没有加入什么组织,我说没有,他说好,恭喜你加入体育部了(笑),就这样阴差阳错进了体育部。后来证明这其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Q:冠洋觉得相比其他部门,体育部有什么特别之处?
A:归属感。第一次聚餐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温暖,体育部是一个跟班集体不太一样的组织和集体,氛围很活泼很开心,大家一起交流的内容可以是体育工作,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当时也是误打误撞,大家自我介绍都很严谨,到我这的时候,突然就觉得想为体育部做点什么,后来就被学长拉去聊天了…慢慢地我就感受到了学长学姐们的关心和支持。然后很多学长学姐交给我的工作,比如像去送报名表,包括去代表队对接一个马杯赛事,本身我就很热爱体育,觉得挺开心的,因为它能给我一种可以看得见的为同学们服务的感觉。此外在体育部的这些年真的是亲眼看见传帮带的过程,我当年作为一个部员的时候,从学长学姐们手里接过接力棒,后来再传递给学弟学妹们,他们也慢慢地知道要怎么样去做体育部的工作,甚至比我们做的更好。
▲马杯乒乓球赛
Q:为什么想后来做体育部部长,以及继续做其他社工?
A: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在对接代表队的时候,感受到了我们系代表队的魅力,也觉得我们在对接代表队服务上还有一些可以优化的空间,自己可以再想办法去努力往前再做一些事情。另一方面是我自己也在参与一些马杯项目,比如说小马杯、马杯游泳,会觉得有一种传帮带的感觉,我应该接下来这面大旗。当时有个事情特别触动我,在大一那年小马杯我因为发烧没有取得很突出的成绩,当时体育部的吉哲学长跟我说,数学系的体育以后要靠你了。那句话让我感觉特别温暖,所以我决定继续留在体育部,想为数学体育再做点什么。
分管一个部门的时候,我更多的会去想我们数学体育整体的规划。我们总是在经历大的变化,比如说我们今年篮球降乙,比如说我们可能田径成绩这几年有些回落,还有我们随着本科生越来越少要降到乙组,这些其实都是机遇。这也是我喜欢做社工的原因之一,即我们总是在面对新的挑战、新的机遇。
Q:对体育部和学生会其他部门的关系怎么看?
A:我们当年做马杯的纪念衫、运动T恤的时候,如果只是在体育部内讨论的话,思路比较闭塞,大家可能想不到很好的思路,张潆方那时候是文艺部的同学,她提了“遇数临疯”这样的一个词以及相关的注解和设计,后来潆方亲自把这个东西做出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学生会永远都是一个集体,部门之间相互促进交流,才能成为更好的一个团队。
▲矫健的身影
Q:数学系的体育水平应该比想象中要强?
A:这还是一个刻板印象的问题,对。我希望在这方面让大家有所改变。大家总会觉得好像数学系体育不行,没有什么很强的人。所以我们当时就萌生了制作数学系体育人物志的想法,希望给大家讲一讲数学系的体育人物故事,让大家了解到其实我们也有一些很优秀的运动员。
另外,金牌效应很重要。比如说我们田径上真的我们拿到了名次,让大家看到我们可以取得一些成绩,可以跟自动化这种强系掰手腕的时候,大家就会产生一种体育自信,当新生来的时候,他会觉得我可以在这方面通过训练有所作为。我们自己迈出这一步,促成群体的跟进,来让我们整个系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总之,体育竞赛就是一针强心剂。
Q:冠洋曾经担任游泳队队长,对带领一支体育系队有哪些心得?
A:其实担任队长很考验一个人团结协调队员的能力。第一个教我如何做这件事情的是篮球队的邱睿涵学长。他会每周在群里发公告,定期组织训练,训练的时候还专门请了教练,让大家明白我们不是来玩的,也不是来嘻嘻哈哈的,我们真的是一个代表队,应该很认真的去做训练,很认真地为了提高系队的竞技水平而努力,这样大家在训练过程中就不会觉得枯燥,而是会觉得我们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包括游泳队那个时候,陈岭学姐组织训练也非常的积极,基本每周末都会组织训练,指导大家怎么去调整动作等等。
▲赛场上的身影
Q:冠洋认为数学系今后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A:就是所谓的氛围。什么叫体育氛围呢?我认为就是时间的积累和空间的积累,时间上可能就是一点点,然后一届接一接这样传下来这样的一个氛围;空间上,我们在每一个细小的代表队里面做好团队建设,让大家觉得我们在为这个项目为代表队为了我们这个系而奋斗,这样每个小的组件都能营造一种归属感,整个院系的体育氛围就起来了。
03
学长的期望
研究生
我们现在要考虑跟研究生的对接问题。我记得今年小马杯的时候,吕逸晨也说很多研究生其实参与积极度还挺高的,很可惜有的没有及时报名,我们可以加强一下跟系里研究生学学生会的一个沟通,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而且其实数学系研究生的人挺多的,一年有多个人,而且有些体育水平特别强。我当年是在办中秋包月饼活动的时候,跟研究生会沟通和交流这个问题(笑),大家也可以找机会加强这样的联系。
宣传与招新
我觉得现在大家氛围挺好的。只要运动员不断代,代表队能够一直跟上,然后部里能够一直有新鲜血液进来就好;最怕就是突然断代了,然后找不到人。下学期不是有新生来了嘛,我觉得还是要在第一个学期就找人做好各方面的宣传招新工作,即便同学们对体育工作并不熟悉,也可以给他们提供进部工作的机会。比如说当时八字班招新的时候,招了10个女生,包括男生,很多同学刚进来的时候其实对体育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们在工作中渐渐了解到我们做了哪些体育工作,举办了哪些赛事,慢慢地也想去对接一个赛事,去赛场拍一个照片,去写一份战报。虽然一开始可能会很困难,但是跟了两三次以后,大家就习惯了,甚至后来大家可能会做出让我们都意想不到的创新的点。再比如零字班打篮球的人能不能再摸排摸排?其实我觉得体育方面零字班还可以再发掘一下。
文案
蒋云骐
编辑
向洋
责编
吕逸晨吴松涵
审核
李浩然桂延智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