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人物志系列张晓冬

年到年,IPTV产业从出生到发展,恍然间已经历了12年,回顾这12年来的发展,有心酸,有坎坷,有泪水,也有成就,IPTV也从当初的政策限制到如今的爆发,这中间经历了无数的磨砺,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的先驱和先烈。年中国IPTV用户规模即将突破一亿大关,成为全球用户最大的区域,IPTV终于迎来了其产业的真正春天。

12年,一个产业进行了轮回,从弱到强,这中间的变化、变迁、变革,都值得我们记忆、记录。因此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这一IPTV人物志的活动,希望能够用我们的笔去记录IPTV发展历程,通过在IPTV发展过程的人物来记录这个时代。

个人简介

张晓冬,华为公司中国区家庭媒体业务部总经理

  

问题1:您什么时间进入IPTV行业,当时具体负责什么?现在有哪些变化?

  

张晓冬:我是年开始接触IPTV业务,当时负责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软件产品解决方案销售工作,其中大部分精力都投到IPTV平台及机顶盒集采相关工作。年至今,我专职负责华为中国区大视频解决方案销售。可以说近十年基本没离开过视频业务,相对完整见证了国内电信运营商IPTV业务的发展历程和坎坷经历。

  

问题2:入行当年有没有设想过IPTV什么时间能够发展起来?

  

张晓冬:客观上讲,当年我们内部组织过多次研讨都认为IPTV肯定是个方向,判断未来大带宽发展趋势下必定要用视频业务去填充,但的确不敢想象IPTV能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而且是以这么快的速度放号,毕竟当时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比现在更多。以10万单月放号局点数对比,年之前不超过5个,今年最新统计就有30多个局点,按目前的发展趋势,三大运营商明年年底IPTV用户数有望稳稳超过1.5亿户。

  

发生这个变化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运营商对视频业务的定位差异,当年电信/联通普遍都是将IPTV定位为宽带填充的增值型业务,而从去年开始电信/联通从集团层面将视频定位为战略型基础业务,带动全国都在学习四川战略发展经验,期望通过视频去带动全业务经营,并为未来家庭互联网信息消费市场做好提前布局。

  

当前已经有不少省公司实实在在尝到视频业务带来的“甜头”,随着千兆光网、4k、AR/VR、视频通信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兴起,我个人认为,未来2~3年内运营商的IPTV用户规模有望达到2亿户,届时将与广电有线用户规模旗鼓相当,这时基本会达到IPTV发展的规模上限,整体市场从人口红利阶段转移进入存量经营阶段,如何通过视频为运营商构建更强的产品竞争力,以及获取更多的独立收入将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两大关键问题。

  

问题3:从事这个行业期间,让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张晓冬: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年对四川电信商业案例完整研究和学习——现在我们看到四川电信近几年都交了非常亮丽的经营答卷,彻底扭转了很多省公司当年面临的经营乏力局面,也为整个中国市场大视频发展提供了很多现实指导及对未来展望空间。当前四川电信IPTV平台已经是全球单体用户规模最大的局点,达千万级别。已经成为华为与四川电信双方高度战略匹配、商业合作落地的全球标杆。

  

通过深度学习四川电信,我们总结有三点可借鉴的经验:1)一把手工程;2)算大帐不算小帐;3)端到端的体验保障。只有真正认识到视频对公司未来数字化商业转型的重要价值,并坚定的做好战略执行,才有可能商业成功。

  

问题4:现在的IPTV是否是您当初所想的那样?对其未来怎么看?

  

张晓冬:我个人理解,IPTV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业务形态及定位已经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总体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年前,可以理解为第一阶段,IPTV是基于相对“封闭”架构发展,提供传统的以标清为主的直播、点播、时移/回看、及少量的TV增值业务,总体上还是以“看TV”为主,大部分省主要定位为家庭的“第二屏”。

  

年~年,属于第二阶段,互联网视频渐成主流,而IPTV的投入产出比严重不成正比,是否会被OTT取代等等问题一度让IPTV未来的发展前景面临质疑。随着“三网融合”对IPTV的政策利好,“宽带中国”“提速降费”驱动运营商光改加速及光网建设,OTT对最终用户视频使用习惯的培养,以及运营商普遍面临的经营增长乏力等因素,驱使运营商主动寻求新的业务转型方向,视频成为重要的战略承载之一。那几年IPTV在不断演进,形成更加开放及融合的业务架构,IPTV的业务形态也对应逐步发生变化,不断丰富TV屏新的业务内涵及价值延伸,TV屏已经不再仅仅是观看视频,比如:TV屏实现家庭购物成为现实,TV屏跨终端的高清视频通话形成更强的“家庭亲情”连接,家庭物联网应用逐步进入家庭。

  

面向未来,IPTV仍将继续加速发展,3~5年内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去大胆预测。

  

深度多屏互动成常态,部分进入“无屏胜有屏“的业务形态,跨屏业务全部走上云端,视频将更多成为众多信息消费业务承载的一种重要形式;

  

4k及在线VR服务成为常态,以此作为“代表性”业务形成重要竞争力,关键差异是运营商“端管云“业务模式,具备较好弹性可控的上下行超宽管道;

  

视频作为运营商基础能力跨行业开放成为常态,届时娱乐视频、通信视频及行业视频融合业务框架初步形成。

 

问题5:IPTV现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张晓冬:通过近几年更加深入配合运营商的商业实践来看,运营商的IPTV发展面临的发展瓶颈有:

  

一是与极致体验相关的瓶颈,运营商的IPTV视频业务和OTT构建重要差异化,更多要考虑端到端的体验/运维可视化保障,除了常规的“零“卡顿、”零“花屏、”零”等待的核心视频播放体验要求外,还要在用户的营业厅业务开通、平台激活、售后服务等方面确保服务体验保障。电信和联通都已经将视频定位为战略基础型业务,但对应的还需要建设与基础业务对应的运维保障体系,目前还存在对于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理解不够深入的省份,比如,IPTV基于公网承载、IPTV直播业务选择单播而非组播方案、直播采用wifi连接等等。

  

二是与卓越运营相关的瓶颈,IPTV是相比运营商历史上所有自营业务都要更复杂的,面临与牌照方、多内容方、多应用方的配合,未来面向操控界面/内容/应用运营等复杂性,如何基于用户行为分析、EPG路径优化、内容元丰富性,来支撑更灵活更精准确的运营,构建更加良性健康的内容付费产业环境,都需依赖多方的紧密协同。

  

第一个瓶颈是运营商相对可控,有不少局点都已经做到体验竞争力非常强了,第二个瓶颈是运营商必须想办法突破的,并且在形成一定规模用户后就要开始考虑提前布局。

  

华为大视频解决方案主要追求两个目标:一是极致体验,二是卓越运营,正因如此,我们全国多局点做了大量的“纯产品”之外的工作,包括:帮助运营商引入增值视频内容/TV应用、端到端流程穿越、体验测评及提升等工作,就是希望从第三方视角帮助运营商深入审视IPTV业务的现状,及助力高质量规模放号。华为非常愿意与运营商一起共同面对大视频的未来机遇及挑战。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人物志专题页面,了解更多人物志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