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铭史李渊为女儿破例,只因疼爱吗

公元年,李渊秘密地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要将女儿女婿召回到身边。闻言,女婿柴绍兴奋地对妻子说:“父亲要起兵谋反,你我即刻出行!”可妻子却说:“你赶紧离开。”分别后,妻子做出了惊人之举。

李渊的夫人窦氏,相继生下了四子一女,由于夫妻感情深厚,窦氏的子女都很受李渊的宠爱。

尤其是窦氏所生的幼女,格外受李渊的疼爱。

因为,她的长相和性格,皆与鲜卑族的母亲相近。

16岁时,李氏嫁给了东宫的武将柴绍。

当时,隋朝的朝廷荒淫暴虐,各地起义不断。

公元年5月,李渊也决定起兵反隋。

起兵前,李渊秘密地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准备将女儿和女婿召回到自己的身边。

闻讯后,女婿柴绍兴奋地对妻子说:

“父亲要起兵谋反,你我即刻出行!”

可是,妻子李氏却说:

“你赶紧独自离开,我一个妇人,容易藏匿,会自己想办法的,你不用担心。”

尽管柴绍很担心妻子的安危,但是,他也了解妻子的脾气,一旦打定主意,就很难更改。

柴绍刚走,李氏就做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随即,她便迫不及待地赶回老家了鄠(hù)县(今陕西省户县)。

刚到老家,她就立即变卖所有的家产。

她用这笔钱,一边救济难民,一边招兵买马。

在李氏看来,如今只有武装军事力量,才能帮得到父亲。

同时,她还可以为父亲做关中的内应。

在长安城附近,李氏结盟了数支变民军。

当李渊的军队一路向关中挺进时,李氏也在长安的外围攻城略地了。

由于她治军有方、纪律严明,她率领的队伍对百姓秋毫不犯,颇受乡民的拥戴。

一时间,李氏的军队威名大振。

为此,远近的青年壮士纷纷跑来,归附于她。

短短数月,她的部众就迅速地增加至了7万人。

随后,李氏便将自己在关中举义、屡屡获胜的消息,送到了父亲的军营中。

收到密报的李渊,先惊后喜。

他得意地称赞道:

“我这个女儿,可真是了不起啊!”

此后,李氏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先是前往渭北,李氏亲自率领了一万多精锐与二哥李世民会师。

之后,她又被派往太行山脉的西侧。

此地,名为苇泽关,是出入山西的咽喉。

这一次,李氏负责屯兵驻守。

这里的地势十分险峻。她凭借天险的优势,指挥士兵修筑工事。

一日,李氏见有部队大举进攻,且来势凶猛。

她立即向父亲请调增援,并让士兵严防死守,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远眺勘察时,李氏发现双方的实力相差悬殊,令她心急如焚。

李氏琢磨着,自己不能死等援军,还要想办法扭转战局才行。

情急之下,她终于想到了办法。

当时,远处的田野上正在采收稻谷。

李氏急中生智,下令士兵立即生火架锅,把村民采收回来的新米,熬制成米汤。

士兵们不解其意,只能听话照做。

深夜,李氏又让部众把米汤全部倒入到沟壑之中。

次日上午,敌人的哨兵看到米汤后,误以为是马尿,连忙向主帅报告。

主帅刚出帐探究,就看到了城楼上的旌旗招展,同时也听到了钲鼓齐鸣。

种种迹象表明,李氏的增援队伍已经赶到,敌军担心中了埋伏,便止步不前。

待得知是“疑兵计”时,真正的援兵也赶来了,敌军只好悻悻而归。

就这样,李氏不费一兵一卒,就成功地退敌了。

因此,军中上下都十分钦佩她,称李氏的军队为“娘子军”。参考《新唐书》《旧唐书》《大唐人物志》

李氏既继承了父亲李渊精明务实的政治头脑,又继承了母亲窦氏“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和血性。

值得一提的是,窦氏所生的子女,除了一个儿子早亡。

其他的三男一女,全部参与了李渊起兵反隋和开创大唐王朝的整个进程。

后来,李渊成为了大唐王朝的开国之君,封李氏为“平阳公主”。

正是因为,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驻扎于苇泽关,所以,此关被后人更名为“娘子关”。

娘子关,是闻名天下的关隘,是长城的第九关。

“娘子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有正式建制及正式番号的队伍。

而平阳公主,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军事统帅之一。

平阳公主死后,李渊特意破例以军礼安葬,是唯一享此殊荣的封建公主。

不仅如此,她还获得谥号“昭”,成为唐朝第一位死后赐予谥号的公主。

为此,她被后世人称为“平阳昭公主”。

她虽为女性,但治军严谨,爱护百姓,颇有大将之风。

平阳昭公主有远见、有担当、有胆识、有谋略,是不可多得的女中豪杰。你觉得呢?

感谢点赞,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