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元年(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史称魏文帝。
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然对曹植心怀怨恨。他担心这个有学识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到自己皇位,就想着法子除掉曹植。
1、七步成诗
《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了一段曹丕与曹植的故事。有一天,魏文帝曹丕命令曹植来到殿前,限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一首诗,以证明传说中的“神人”之才,如果他写不出来,便以欺君之罪处以死刑。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又无法挣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也深感愧疚,不得不收回成命。《七步诗》虽然是曹植的救命诗,但是也没有逃过被曹丕再次陷害的命运。曹植一直在给曹丕上疏求职,希望能有所作为,打消皇兄的顾虑。
2、《洛神赋》
黄初三年(年),三十一岁的曹植由鄄城侯晋升为鄄城王,在洛阳朝见皇兄曹丕时,甄宓的新生儿子——太子曹叡陪他吃饭,看着侄儿,曹植睹物思人,想起昔日的知己甄宓,可惜她早已在另一个世界中了。曹植返回封地时,途径洛水已经时傍晚时分,看到凌波微漾的洛水异常美丽,恍惚间,遥见甄宓随波御风而来,曹植不禁心驰神往,一番意淫之后,才知道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那一幕与甄宓洛水邂逅的缠绵情谊挥之不去,一口气写下才情激荡的《洛神赋》(又名《感甄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通过梦幻的境界,写出了人神之间的浪漫恋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曹植一生少年赤胆,在阴暗的政治纷争中,他唯独保有那份单纯。从鲜衣怒马到最后遭受迫害,他像一叶孤舟,在茫茫的大海上随波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