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C
人物志
这是一篇重度拖延症患者的保研流水账,和大多数规划清晰、执行力强的保研人相比,我的准备过程算是反面教材,写下我的心路历程以及曾经踩过的坑,希望能对你有一点帮助。
基本信息
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专业:法学(民商法方向)
排名:夏令营3/;九月综排7/
英语:四级分;六级分(不拉胯但绝对没有优势)
科研:一项国家级大创(成员,申请时未结项且与法学无关,几近于无)
竞赛:完全空白
实习实践: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江苏省锡山区人民法院(平平无奇)
奖项荣誉:国家奖学金X1、校设一等奖学金X2、优秀志愿者等其他奖项若干
最终去向:
上海交通大学
凯原法学院法科特班
个人背景在夏令营和九推的申请中至关重要,是成功拿到offer的敲门砖。
其中,加权平均成绩和英语是基础,科研竞赛等是加分项。英语最好要达到分以上或有相应的雅思托福成绩,因为有的学校如华政,今年直接在招生简章中要求六级分以上或其他同等水平语言证明。
当然,能优化个人背景最好,如果已经无法改变(如前五学期的成绩)也不必忧虑,个人背景是综合考察,即使以上条件中的一项或几项有缺陷,在写申请材料的时候注意扬长避短、放大亮点,逆风翻盘不是梦。
申请情况
在院校选择上,我采取了“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战略,学校专业(仅个人偏向)。
以“人旦交”为冲刺,以南大和武大为目标,以华政和本校为保底,其他院校随缘投,重点准备中间档目标院校的申请和考核。
其中,人大申请前正逢心情低谷,极度自我怀疑,觉得就算入营也不可能拿到offer,就放弃了投递(当事人现在就是后悔,有机会一定要试试,不要想太多,申请了再说!)。
收到厦大和本校的入营通知前,确定了华政的offer,因为将来想在江浙沪发展,就没有参加厦大和本校的考核;而接到武大和南大的面试通知前,基本确定了上交的offer(之前上交仅公布排名,未通知具体录取多少人),就没有参加预推免的考核,因此我的参营经历并不丰富。
前期准备
一定!一定!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该准备的准备起来,认真备考。
船到桥头自然直是没错,但走错了方向或者压根儿不往前走,可能连“到桥头”的机会都没有。
作为反面教材,我一月等过年,二月三月等开学,四月五月等民法典(都是偷懒的借口罢了!),我自诩为“佛系保研”,在家愉快摸鱼,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长大约只有三小时,前期的懈怠导致后期的追悔莫及,最终转化为面试前的巨大焦虑,心态完全崩掉,前期偷的懒都变成了后期流的泪和掉的头发!
1信息获取
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目标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