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抗日的猛将,内战却连战连败潜逃时

蒋介石当年在大陆有一项不可饶恕的恶行,当时他认为苏区百姓思想中毒很深,无可救药,于是下令杀无赦,而且丧心病狂的明确指示,不要轰炸,要用火油烧。

对一个地区的百姓,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杀害,并且认为轰炸可能有人侥幸生还,所以要火油烧个干净。一国领袖,能对自己的国民下如此狠手,真是令人震惊。

对老百姓都能这么狠,对政敌自然就更凶恶,国军抓捕的共党,有利用价值的还争取一下,没利用价值或不肯投降的,大多一杀了之。

在国军溃败时尤其如此,年沪宁杭战役后期,国军在上海杀害共产党人和亲共人士高达五千余人;败离重庆时,也把渣滓洞、白公馆里关押的共党分子全部屠杀。

年9月,济南战役中解放军发起凌厉攻势,济南城眼见不保。防守济南的国军将领王耀武,收到了老蒋的密令,命令将监狱中的共党全部杀掉。

出乎意外的是,打算抵抗到底的王耀武,却把余名共产党员全部放了,还“贴心”地给每人都发放了路费,这是什么回事?

本期就来聊一聊王耀武这位国军将领,一个抗日猛将,却在内战时连吃败仗的“怪人”,就连陈毅也说他是明白人。从他的身上绝对能学到许多实用的东西,也就是干货。

一、

,在山东泰安县的一个普通农家里,王耀武出生了。

王家家境虽然一般,但还是供王耀武读了私塾。当时中国战乱不断,很多老百姓的日子都一年比一年难。

年,家里已经供不起王耀武读书了,他只得外出打工,先后在烟草和糖果公司干过。王耀武是个有心人,这段不长的就业经历,让他领悟到了一些商业门道,在日后发挥了不小作用。

1年后,黄埔军校招生,颇有家国情怀的王耀武决定从军报国,毅然报考并顺利录取,成了黄埔三期的一员。

这一期学员共人,人数不算多,精英却不少,常乾坤、曾泽生、黄公略、戴安澜、方先觉、李天霞等国共将军均为该期学员。

众所周知,在派系林立的国军中,作为校长的老蒋一直视黄埔系为自家弟子,所以王耀武的起点挺高,是根正苗红的蒋家嫡系。

年,国民革命军东征,黄埔三期学员编入教导团,教导团本来是作为军官训练团参战的,本应多锻炼指挥能力,而不需在一线拼命。

但是王耀武等黄埔学员表现英勇,因此在几次最关键的战斗中,教导团都组织敢死队上阵,屡立战功,深受各界好评。

黄埔出身,又英雄善战,王耀武在军中平步青云,26岁就当了团长,带着部队斗军阀、战红军,与我军的林元帅、粟大将等一流名将都交过手,也确实没吃过什么亏,在所有国军将领中,是个公认的劲敌。

王耀武在南征北战的同时,还做起了生意。

军人做生意,在国军中并不罕见,要么利用特权中饱私囊,要么投机倒把发国难财,要么监守自盗贩卖军需物资,要么利用部队人力物力公物私用;

而王耀武则是老老实实的做实业,比如开饼干厂、进出口日用品等。

王耀武在商场上的天赋和悟性可不亚于战场,很快就在多项业务上赚到了钱,获得丰厚收益。能在繁忙的军务之余,把生意也做得有声有色,打仗和赚钱两不误,不得不承认,王耀武还真有两把刷子。

王耀武是农家弟子出身,却不是小富即安的守财奴,他很懂得小财不出大财不入的道理,赚到钱后,大大方方的送礼送人情。

精通人情世故的王耀武,在这方面展现出很高的情商和水准:

一是广结善缘。

对达官贵人会送,对具体办事的人也会送,对小文书、跑腿的、乃至看门的、扫地的,都会送。达官贵人自不必说,会给这位“懂事”的老王很多机会;而那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有些关键时候也能帮个小忙,或是美言两句、提醒一下,最低限度不会捣乱作梗。须知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有些不起眼的小角色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王耀武上下左右都能打点到,阎王小鬼都对他笑脸相迎,这生意自然做得顺风顺水。

二是看菜吃饭。

王耀武送的礼很多,也很有讲究,让上级收得安心,下级收得开心。典型例子就是,当年的派克钢笔和怀表都是紧缺货,跟现在的LV、GUCCI一样,是象征身份意义大于实际使用意义的奢侈品。王耀武买了很多笔和表,开会时见到需要巴结的贵人,就借口自己没带,先借对方一支笔或者手表,然后会后还给这位贵人。贵人看到借出去的是普通笔和表,收回的却是高档进口笔和表,知道别人看到也只是会当做正常还东西,自然不会说闲话,那贵人当然就笑纳了。对一些朋友,则借口让其帮忙办点小事,给予丰厚的路费或配套物件,让朋友们既得了实惠又得了面子。对一些办成了事的下属,则恭恭敬敬的送上附有“王耀武赠”字条的礼物,让部下深以为荣。

既能做事,又会做人,这样的人精在哪里都吃得开,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耀武升任国军51师师长,已跻身高级军官。

王耀武不仅在国军中吃得开,我军大部分人对他的印象也很不错,非常客观,这也是他被第一批特赦的重要原因。

二、

在抗战前期,日军攻势猛烈,仅仅一年时间就攻下中国半壁江山,且中国丧失的大部分地方都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和京津等富庶地区,国民政府财税收入大减,军费开支却猛增,大量百姓饥寒交迫,陷入贫穷困苦中。

王耀武打仗依然不含糊,在淞沪会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中都有上佳表现。

而他的生意也依然做得不含糊,国统区的生意有继续,在上海等日战区的生意也没受太大影响,在中日全面战争的大背景下,这难度似乎不比打赢小鬼子小。

国家经济捉襟见肘,部队粮饷自然也难以保证,大部分国军的做法是吃空饷,按一万人拿军饷的部队,往往实际只有七八千人甚至五六千人,多出的空饷都到了军官的口袋里,这样的部队上了战场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

而王耀武一点空饷也不报,还自掏腰包接济家里困难的下属。

更难能可贵的是,王耀武对因伤致残的官兵,还有牺牲将士的家属都很照顾。这些本该由国家安置的军人和军眷,只能拿到微不足道的一点抚恤金,在战乱年代最是可怜。

王耀武竭尽所能,把他们安排到自己的工厂和店铺里,或者去打理买下的田地,让他们生活都有着落。

电视剧《大染坊》中有这么一段情节,主角陈六子开设的工厂里,有两个工人因工伤不幸截肢,都失去一条手臂。在旧社会,资本家对这种废人给点小钱就打发了,而陈六子则安排他们俩给自家厂子看门,每天的工作就是各用一条手臂打开两扇大门,而工钱则是按熟手大工给。陈六子坦言,这么干一方面是照顾两个员工,另一方面也是给全场员工一个放心,让大家知道,即便受伤了也不用担心自己和家人没后路。

同样道理,王耀武对下属的照顾,部队上下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跟着这样的长官打仗,家中老幼都不用操心,那在战场上跟敌人拼命就是了。因此王耀武所带的部队,一直士气高涨,加上其指挥有方,战斗力很快就从国军几百万大军中脱颖而出。

年6月,王耀武升任74军军长,随后该军驻防江西的军事重镇上高,处于紧邻日军的抗战第一线。王耀武富有战略眼光,知道日军在江西要有进一步战略动向,必先攻克上高,于是组织部队加紧修筑防御工事。

王耀武对工事要求很高,也很科学,工事既要结实,但单个工事又不能耗费太多人力物力,于是就定下标准:大部分明碉暗堡要能经得住75毫米火炮和公斤航空炸弹的攻击,这是日军最常用的攻坚武器,能抗住这些火力,就能顶住日军大部分进攻;个别重要工事再加码。

这样兼顾质量和效率,74军很快就构筑起拥有众多坚固支点的防御阵地,而且各个支点设置也很巧妙,明堡吸引敌军进攻,暗堡负责杀伤敌人,各个火力点相互掩护,几乎不留火力死角,让敌人有来无回。

王耀武以军长身份,亲自查看工事,从众多明碉暗堡里钻进钻出。士兵们本来就敬重这个不克扣军饷的好军长,这会儿看军长都这么认真,修起工事来自然更不敢怠慢,在将士们的辛勤努力下,上高成了一个具有严密防御体系的大堡垒。

年3月,日军果然大举来攻,33师团、34师团和20旅团6万余人,以攻占上高为目标,发起了上高战役。国军第九战区49军、70军、74军3个军约10万人迎战。

战役开始后,王耀武精心修筑的工事很快发挥了作用,日军举步维艰,每攻下一处阵地都要消耗不少兵力和弹药。但小鬼子的凶悍顽固也是有名的,与国军74军对阵的是日军34师团,该师团作为中路攻击箭头,依托火炮和空中优势,硬是啃下了74军一个又一个碉堡,一步一步的往前拱。

王耀武指挥很有章法,并没有马上动用主力与日军决战,而是逐次抵抗,第一线阵地的工事毁坏了,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就把兵力撤至第二线继续抵抗。

双方从3月19日一致鏖战至24日,日军总算攻到上高城附近,前锋离上高不足一公里,别说开炮,就是步枪都能打近城内。

王耀武此时开始发力,命令正面防御的57师不得再后退一步,57师官兵坚决执行,师长余程万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他见重机枪手阵亡了,冲上去亲自操刀,冲日军猛烈射击。其他官兵见师长这么勇猛,士气大振,与日军奋力拼杀。

王耀武同时指挥旁边的51师增援57师阵地,51师把预备队补充团拉了上来,师长李天霞命令,全团只带武器弹药,连水壶都不要,全速跑步前进!日军飞机发现了这支队伍,立即俯冲扫射。补充团瞬间有不少战士中枪倒地,但其他战士不躲不闪,脚步丝毫不停,硬是顶着日军飞机的火力往前冲。

补充团跑到57师阵地,建制已被打乱,虽然没有军官指挥,但是战士们全都不约而同的直接投入战斗,反正哪里有鬼子就往哪里打,阵地上到处一片混战。

坐镇上高城指挥的王耀武见仗打到这份上,一咬牙,把自己的警卫营也拉上了阵地。74军的轻伤员、后勤部队的伙夫、文书全部在阵地上跟日军玩命。

不光是军人,周边饱受日寇欺凌的百姓,都纷纷来助阵,拆掉自家门板帮助74军搭建浮桥、协助运送弹药上前线、救治伤员,更有勇敢的年轻民众拿着土枪、长矛、大刀直接跟日军干了起来。

以武士道精神自傲的小鬼子,对中国军民这种拼命打法也是无可奈何,明明都看到上高城了,就是寸步前进不得。

34师团被74军死死缠在上高城下的时候,其他国军部队顺利击溃了日军33师团和20旅团,开始对34师团形成合围之势。

日军司令部见上高城久攻不克,34师团反有被围歼之虞,只好放弃战役目标,命令撤退。3月24日黄昏,34师团停止进攻,开始利用夜幕后撤。

王耀武苦撑多日,等的就是这一刻,74军连日战斗,本来已相当疲惫,人员伤亡也颇为惨重,但是王耀武深知,这会儿日军只会比他更艰难,所以毅然指挥全军,立即向撤退的日军发起反攻!

74军官兵以顽强的毅力,打起十二分精神,只要能跑得动的,全部加入了追击行列。34师团果然招架不住,一些负责掩护的后卫部队开始溃败。

日军没了后卫保护,行动迟缓的炮兵部队很快被追上了,日本相比中国装备是好很多,但比起美苏德这些老牌列强又还是挺穷的,大炮在日军中也是珍贵的军事物资,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丢弃。可此时没办法,只得炸毁,有些连炸毁都来不及,就成了国军的战利品。

周边的国军和百姓,纷纷加入追击队伍,日军34师团全线被动挨打,狼狈不堪,沿途都是丢弃的各类武器装备。

没多久,74军士兵发现一处空地上,堆放了大量烧焦的日军尸体。这是日军处理阵亡将士的地方,按规矩,火化后就该装入骨灰盒,带回日本国内交给阵亡人员的家属,现在尸体都没烧完,就急着跑了。

不一会儿,又发现一堆日军尸体,这些尸体没有焚烧,倒是都少了一只手掌。原来日军有个应急预案,要是战况紧急,无法火化尸体,就切下一只手掌,回去火化,给家属和其他战友交个差。

再追上一段,国军又见到了尸体堆,这次手掌都没切下,细细一看,原来是切下了小拇指。把小鬼子逼到这份上,74军将士们兴奋不已,当下不顾疲劳,撑着一口气继续猛追。

日军司令部见34师团危在旦夕,严令33师团和20旅团立即救援。这两支部队刚吃了败仗,还没来得及休整,就被迫再次投入战斗。日本空军也大举来袭,不断攻击追击的国军。

双方缠斗到4月2日,34师团总算连滚带爬退回日战区,国军收复全部实地,上高战役以中国完胜结束。

日军一无所获,伤亡1.6万人,其中34师团损失高达70%,整个被打残。国军伤亡2万,考虑到中日两国全方位的差距,正规战中能打出这样的战损比已相当不易。国军参谋总长何应钦直接定性: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当然,也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

此次大胜,王耀武率领的74军立下首功,授军中最高荣誉——飞虎旗,老蒋钦点74军为全国五大攻击军之一,将刚到手的一批苏联援助武器,拨了相当一部分给74军。

好马配好鞍,成了攻击军的74军,在王耀武的带领下,先后参加了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等多场大仗恶仗,屡屡有精彩表现,74军成了享誉国际的抗日铁军,其优异的战绩、强大的战力令史迪威等美国将军都赞叹不已。

74军在抗日战场上的不朽功绩,王耀武做了很大贡献,耐人寻味的是,作战功劳、指挥能力远不如王耀武的张灵甫,现在名气却比前者大得多,似乎74军由其一手缔造,真是可笑又可叹。

有人曾将抗日时期,找出10位非常卖力的国军将领,其中就有王耀武。

怕有人说我抬高王耀武,特此申明,本文聊的都是一些事迹都是真实的,即使站在现在的立场,也不能否认这些国军将领抗日的实事。

经常看我写的文章朋友都知道,客观分析,客观评价,丝毫不带个人情感在里面。

站在我军的角度,定然不希望王耀武这么优秀,越优秀就越代表解放战争时期越难对付。

可事实并非如此,至今人们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王耀武打日军这么猛?内战时却连战连败?

三、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成为山东的军政一把手,与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正面交锋。山东地区是我党在抗战期间建设得最好的根据地,当地百姓可是“赤化”严重,于是乎,在抗日战场上屡战屡胜的王耀武,面对山东百姓鼎力支持的华野,却是连吃败仗。

莱芜战役李仙洲军团全军覆没,孟良崮战役整编74师——就是王耀武一手带出来的原74军——被全歼。

到了年9日,王耀武已被解放军包围在济南城。当时王耀武手上还有12万人,包围济南的解放军则有14万人,另有18万人在各条通往济南的道路上阻击国军增援。

王耀武与解放军交手多年,知道在这样的兵力对比下,济南城是凶多吉少。他对国民政府的腐败阴暗、昏庸无能;国军里的派系争斗、见死不救,也早看透了,对援军没有抱多大希望。

可他作为老蒋的心腹爱将,从红军时期就开始与共产党为敌,此时要投降,又担心共党秋后算账;再说王耀武戎马一生,胜多败少,现在好歹还有拥有大量美式先进武器的十多万大军,一枪不放就当了降将,也心有不甘。

于是王耀武决定搏一把,全力坚守济南。

此时,蒋介石的密令来了,要将监狱中的共党全部杀掉。

王耀武扣住了这道毫无人性的密令,反而指示下属把余名在押共产党员全部释放出城,还每人发钱,军官5元金圆券,士兵3元金圆券。

这番操作,在国军将领中绝无仅有啊,不得不说,未雨绸缪,王耀武玩得确实六。

年,国统区的法定货币法币通货膨胀严重,国民政府遂进行金融改革,8月份开始发放金圆券,规定1美元兑换4元金圆券,之前流通的全部法币都要兑换成金圆券,1元金圆券兑换万元法币。

蒋介石为稳住金圆券,还专门派儿子蒋经国到金融中心上海打击不服政令的权贵,所以金圆券在刚发行的头几个月,还没贬值。这么一算,王耀武相当于给了我党释放人员每人上百万法币。

对王耀武战前放人这一做法,有人认为他是讲民族大义,不愿多杀中国人;

有人认为是讲军人荣誉,不愿屠杀手无寸铁的囚犯;

也有人认为是投机取巧,与解放军少结点仇;

还有人认为是要迷惑解放军,令解放军误认为他打算投降,延迟进攻,由此争取多点时间布放和等待援军。

不管王耀武动机如何,这余名共产党人都从牢房里逃出生天,避免了遭受渣滓洞、白公馆里的同志们的噩运,单单这一点,就值得他成为第一批特赦人员。

9月16日,解放军发起进攻;9月20日就肃清了济南城外围阵地,开始攻城;9月24日,济南城被攻克。王耀武十几万部队依托坚固的济南城,仅仅坚持了八天。

战败后,王耀武也没打算投降,而是化妆成百姓出逃。

他知道解放军定会对其严加追查,于是特别安排7个身材样貌都与其接近的亲信,从各个方向逃走,遇到解放军盘查,就主动表明自己是王耀武。

这7个亲信都照做了,搞得解放军核实了几次身份,都发现是假冒的,一时还真是摸不到头脑真正的王耀武要从哪里逃。

人在位高权重时,有一大堆人巴结讨好不奇怪,甘孝犬马之劳的更是大有人在;但在落难遇危时,还能有人甘愿舍命相救,那就很难得了。王耀武在逃难之际,能找到7个肯为自己牺牲的下属,表明他平日确实待人不薄,让人肯在关键时候冒着生命危险以死相报。

然而,最令违法犯罪分子胆寒的不是公安干警,而是朝阳区群众。

王耀武靠着替身故布疑阵,确实成功逃匿了一段时间,可没多久,他在一个小村子里如厕时用过的一张高级厕纸,就被当地一个村民发现了。

这位村民立即向附近的解放军报告了情况,解放军分析,乡下地方,能用这种厕纸的肯定不是普通人,于是迅速缩小搜捕范围,加紧核查来往人员身份,果然发现了王耀武。

四、

王耀武被俘后,得到了我军的人道对待,吃喝不愁,还可以读书看报。

看到国军在战场上兵败如山倒,王耀武知道国民党气数已尽,为了令中华民族少受点战争伤害,他主动要求通过广播电台发表演讲。

广播里,王耀武公开向老蒋呼吁,不要做无谓挣扎,赶紧无条件投降,这可把老蒋气得不轻,当场把收音机砸了。

王耀武作为顽抗到底的战犯,与其他被俘的国军高级将领一起,被送到了功德林,也就是北京战犯管理处。

半辈子打仗、做生意都顺风顺水的王耀武,此时虽然成了阶下囚,但他心态倒是调整得挺快,当上了学习课代表,还天天带着其他人打球,成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这王耀武跟谷爱凌一样,有同时做好多件事的厉害本事,在哪都一样。

年,王耀武作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出了功德林。周恩来、陈毅等领导对王耀武的抗日功绩一直是肯定的,于是邀请其加入全国政协,负责文史修订。

年后,王耀武的日子就没这么好过了,年,王耀武因医院,享年64岁。

从共产党角度看,王耀武从红军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都是敌人,相比幡然醒悟、弃暗投明的傅作义、陈明仁等国军将领,王耀武的历史眼光、政治觉悟明显要差上一大截,因此难逃战犯的定性。

不过王耀武被俘后向蒋介石喊话、不执行老蒋的杀俘令,少许弥补了其与人民为敌的过错,所以他晚年还能成为政协委员。但总体而言,我党对王耀武还是低调处理。

从国民党角度看,王耀武没像张灵甫、黄百韬那样不成功便成仁,是不忠不义的胆小鬼;而王耀武毕竟又没主动投降,所以也不好把他贬得太低,于是也低调处理。

国共不约而同的低调处理,令王耀武的名气与其历史地位颇为不配。

站在中华民族的角度看,王耀武的功绩是毋庸置疑的,也是耀眼的,他是抗日战场上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之一,也是抗日铁军74军最主要的缔造者,74军作为中国军队抗战中的一面旗帜,在国际反法西斯战场上都享有盛誉,美军顾问团评价“中国军队74军最能打”;日本人气得牙痒痒的称之为“支那第一恐怖军”。

可王耀武在内战战场上为蒋家王朝卖命多年,又欠下了中国人民一笔血债。综合来看,大体是功过参半。不过陈毅元帅曾直言“王耀武是个明白人”。

抛开政治立场来看,王耀武的确是个很厉害的人物,打仗、赚钱都很牛;也是个讲荣誉的军人,能够恪守军人道德,不对平民百姓和战俘开枪;更是个好人,对待下属不贪不占,还自掏腰包照顾牺牲部下的家眷,这在贪污成风、军官扣军饷吸兵血习以为常的国军里,真是一股难得的清流。

希望从他的身上,我们也能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学多少,只能看个人领悟了。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宝岛终究会回到祖国的怀抱里,两岸统一后,当年兄弟间手足相残的民族之殇就会慢慢淡化,兄弟俩共御外敌的家国情怀则会成为主流,到那个时候,两岸应该会更公正的对待王耀武这位名将。

这一天,应该不远了。

编者简介:宋小乐,一位90后奶爸,普通家庭出身,专职写作5年,靠自媒体写作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与多家新媒体公司有合作。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