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的结局,应该是喜不是悲,放风筝时早有

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36994.html
#红楼梦人物志#探春的结局,应该是喜不是悲,放风筝时早有吉兆,胜过黛玉宝钗。在《红楼梦》里,探春三姑娘虽然是庶出的姑娘,由于为人精明干练,而又善于俯仰之术,所以在贾府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不似迎春、惜春等人的没有存在感。当然,也就远远超出自己的亲娘赵姨娘和弟弟贾环了。要知道,封建大家族,女子的地位并不高。探春以女儿身而超出弟弟贾环,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虽然有王夫人和赵姨娘这嫡庶之争的影响,但不可否认,探春和贾环姐弟为人处世的方法,是有所不同的。但无论探春在贾府如何混得风生水起,作为一个女子,必定是要出嫁的。在原著里,有关探春的判词、以及曲子词里的“分骨肉”,都无一不说明探春最后的结局,是悲剧收场。当然,探春远嫁,从此骨肉分离,说是一场悲剧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比起黛玉和宝钗这对女主角来说,探春的归宿,足可成为大观园姐妹最好的归宿,自然也就远超黛玉和宝钗了。黛玉,本来木石前姻的前景一片大好,不料宝钗凭空而降,硬是在他和宝玉之间打下一个“楔子”。于是,不但宝黛之间从此成了多事之秋,王夫人更是借力打力,推出金玉良缘之说。最后,黛玉自然只能香消玉殒,可谓命途多舛。宝钗,最初进京的目的其实非常的远大,试图效法元春,进宫伴圣。阴差阳错之下,进宫无望之余才退而求其次,试图和宝玉联姻。但按照续书里的描述,新婚后不久,宝玉随即出家为僧而去,留下如花美眷在家,宝钗顶多也就只能独守空闱。至于迎春,更是不幸嫁给中山狼孙绍祖,惜春也是孤苦命,最后在栊翠庵出家。那么,探春的结局是什么呢?虽然探春的归宿有多个版本,却基本大同小异,有说是代南安太妃嫡女远嫁异域之说,也有说是嫁给南海统制周琼之子。无论如何,在那个年代,远嫁几乎就意味着此生不能再见,确属一份悲情。但相较于黛玉宝钗的结局来说,探春的结局,无疑就是最好的结局了。再说了,作者本身对探春结局的定位,在第70回“放风筝”就早有暗示——探春日后的归宿,必定是喜剧!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个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探春放风筝,本身自己的风筝就是一只“凤凰”,寓意探春日后的身份高贵,这倒不是重点。主要还是随后的情节“只见那个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这个情节,大家想起来什么没有?有凤来仪!不错,这是我国传统文化里非常吉祥的一个征兆,《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但凡有凤凰向自己飞来,必定是非常美好的吉兆。探春自己放出一个凤凰,想不到吸引了另外一只向她飞来,这不就是真实的有凤来仪、且是共效于飞之意么?如果说“有凤来仪”藏得比较深,一般读者可能联系不上,那么,作者更明白的提示,就在最后:“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这可是明白地写出一个“喜”字,试问这样的场面,哪来的半点悲伤情绪?因此,后四十回续书,说探春李代桃僵、代替南安太妃嫡女远嫁,从此生不得再入中原,虽然契合了“分骨肉”之情,却到底违背了作者“放风筝”之寓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