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卦魏晋竹林七贤等名士的轶事,都在

“道旁苦李”

“华亭鹤唳”

“管中窥豹”

“身无长物”

“一览无余”

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笔记小说”中的经典。书中按照“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分别收录了魏晋时期一些名人的轶事。

最近,看了《世说新语别裁详解》一书,作者中山大学董上德“网红”教授将《世说新语》里面的名人轶事,按照时间顺序和人物,进行重新编排,将同一个人的不同故事,从原来的门类里挑选出来,重新汇总,再加上作者对历史背景的介绍、古文的翻译,让我对于这些名士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比如,书中的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他是司马昭时期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

他的父亲阮瑀“建安七子”之一,是曹魏政权时期的重要文臣。

司马家族为了上位,大搞肃清,搞得人心惶惶。

阮籍不愿意臣服于司马家族,可是为了生存,又不能表现得过于反叛。他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在纠结中避世,在帝王面前佯装癫狂,在文字里面,用隐晦、模糊、玄妙的词句表达真意。

《世说新语》里记载,母亲新丧,他坐在司马昭召集的酒席上,“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身边的人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就连何曾的诋毁和司马昭的回护,他都好像没有听到,在喧嚣中,一个人孤独、淡定地坐着,好像和周围一点关系也没有。

阮籍在他的《咏怀》第十七中写道:“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他用诗歌将日常的生活体验,推演到对人生根本属性的探索,试图探究:人究竟是什么?人和这个世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这样的人注定是孤独的。他在人群中孤独地存在着,找不到生存的意义,找不到生存的归属感。

一边是孔孟礼教对世人束缚,一边是他不拘礼节的离经叛道,入仕和出仕成为他一生难解的课题。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在《复活》中提到,“所有人都是,部分按照自己的思想,部分按照别人的思想,来生活和行动的。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思想生活,在多大程度上,按照别人的思想生活,这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

魏晋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代,是一个个体发现个性的时代。《世说新语别裁详解》重新按人物分类,把同一人物的故事从原著的各个角落抽出来,收录了曹魏时期的何晏、王弼、夏侯玄,西晋前期的竹林七贤,西晋中后期的裴楷、卫玠、谢琨、谢尚,以及东晋名士王羲之、王徽之王献之、谢安谢灵运等名人轶事,满足了我的八卦之心。哈哈哈~

全新现货世说新语别裁详解董上德文学书籍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86.8购买

另外,4月29日樊登读书会将对《世说新语别裁详解》进行讲解,可以去听一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