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没有冰箱,在炎炎夏日,他们是怎么制作

初期白癜风治疗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04/4780766.html

古人有云“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意思是在炎热的夏天,夜晚都变得苦闷难熬,只有打开窗户才能稍微感受一点微风,即使是千年前的古人也在由衷感叹,夏天实在是太热了。面对这样的感慨,我们是为数不多能感同身受的事件,但现代社会不一样,有电风扇和空调等物件可以降温,悠闲时刻还能从冰箱里拿一根冰棍来吃,不过古人可没有冰箱,那么在炎炎夏日,他们又是怎么制作冷饮的呢?古人的做法不可谓不聪明,即使在没有冰箱没有空调的情况下,也能够照样喝上冷饮。

一、古人度夏的妙招

虽然古代的科技和经济水平都并不是特别发达,更没有类似于冰箱或空调这样神奇的东西,但他们同样拥有非常厉害的避暑妙招,其中一个当属简易版冰箱。这种简易版冰箱可以让他们在冬天的时候储存冰块,放到冰窖里,夏天的时候再把冰块搬出来,利用冰块来冰镇西瓜、冰镇饮料等等。

关于这一点在《新唐书》中就有了明确的记载,由于李世民住在太极宫里,夏天的时候他感觉到非常炎热,这种天气让他无法忍受,于是让大臣出主意。最后一个大臣想到,可以在房屋四处安置冰鉴可以让室内温度下降,正是靠着这一个方法,李世民才能在炎热的夏天适应天气。紧接着李世民的后人,唐玄宗也是依靠类似的方法,才能千里之外运送荔枝,博得贵妃一笑,荔枝在运输的过程中,也是靠着驿站冬天储存的冰块来进行保存,才能延缓保鲜程度。

所以古代即使夏天的时候非常酷暑,只要在冬天的时候储存了足够多的冰块,那么夏天也可以获得冷饮,降低室内温度。至于古人的冰块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西周,根据现存的西周资料记载,古代人民在12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取冰的意识。他们会到湖面上将结成的冰块凿穿,再将这些冰碎块收集起来,放到特定的地方中进行储存,这样到了夏天的时候就能拿出来使用冰块,这一部分人还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叫做“凌人”。

二、冰块的储存与使用

由此可见,我国冬天取冰夏天使用的历史远比人们想象得久,或许很多人还会开始好奇古代人没有冰箱,那么他们在冬天取了冰块以后又是如何进行保存的呢?毕竟冰块不进行保存的话,在常温状态下也是会融化的。根据资料记载,古代人知道无法阻止冰块的融化,想要对它们进行保存,只有降低室内的整体温度,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不断往这个室内放置更多的冰块儿,当冰块越来越多的时候,室内的气温就低到了一定程度,达到恒定状态时,也就避免了冰块大规模融化。

不仅如此,古代人也非常巧妙的设置了完整的排水系统,因为冰块的储存地点很多都是在地面之上,又铺了一层青石板,这些石板附近就会有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当冰块融化变成水之后,就会通过这个排水系统排到室外去,不会让冰水浸泡整个冰室,从而影响到其他冰块的储存,这样的方法虽然粗糙,但的确可以有效储存冰块。到了夏季的时候,古人就会把冰窖里的冰块取出来,放到冰鉴当中。冰鉴也是古人用于放置冰块的特定容器,在冰鉴当中本身就存放着大量的冰块,如果将冰鉴至于房屋之中,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也是相当于物理版空调。

除了利用冰块放置到冰鉴当中充当空调以外,还可以利用冰块来制造冰淇淋和冷饮,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粥,也可以制作成冰的,想要降低食物的温度,也可以置于冰鉴当中。我国最早有关冰淇淋和冷饮制作的记录,同样能追溯到周朝贵族,他们在招待客人的时候,会将冰块和食物结合,将酥油融化,趁还没有凝固的时候滴入盘中,然后赶紧放入冰块,这就是古代的“冰淇淋”。

结语

在西周的时候,冰块一直是贵族专属,因为想要储存冰块,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唐朝鼎盛时期,冰块这种商品就已经逐渐平民化了,所以这底层人民需求的日益增大,不少的商人看中了这一个商机,所以到了夏季就开始贩卖冰块。这些商人往往都会耗巨资修建冰窖,在这个冰窖中不断储存冰块,然后到了夏季就可以当成商品贩卖,宋朝的时候,冰块的贩卖甚至已经成为了流水线商品,就算是一些平民,也可以非常轻松的享受冰块带来的便利。

参考资料:

《夏夜叹》

《新唐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