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C人物志
★
写在前面
希望我的经验贴能够让师弟师妹初步了解跨保法硕的相关信息,也许它会成为你们保研路上的另一种选择。
++++
#一、项目回忆
如图,因为疫情原因年夏令营在线上举行。其中真正关系到录取的只有20min的面试和模拟法庭。面试的问题分为中英文,英文两个日常小问题,例如学过什么法学相关课程?最喜欢哪个部门法?中文问题看面试官心情,例如我被问到的是平时喜欢干什么?为什么选择法硕?以及围绕我提到的《法的经济解释》这本书展开的一些讨论,而有其他本科会计的同学被问到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有哪些变化?
关于模拟法庭是否计入成绩一直是个谜。模拟法庭会将法学硕士,法特,法硕(非法本)的同学均匀分配到一组中,非法本同学一般在组里只是负责旁听然后进行庭后发言,所以无论是否计入成绩都认真参与,在过程中想好如何发言,剩下只能看小组其他法本同学的表现了。
#二、法硕专业介绍
法硕(非法本)专业专门招收本科不是法律专业出身的同学,三年制专硕,目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
针对经管类同学来说,法硕的优点在于就业方向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券商、银行、律所、公检法、会计师事务所、公司财务或法务等;相对于TOP院校热门经管类项目例如清华五道口、北大光华这类更有可能拿到offer,不管是入营的概率还是最后的录取率;三年制能让我们在校园里多呆一年用来考证或者实习;多样化背景的研究生同学。
法硕的缺点在于,就业的多样意味着更多的迷茫,每一个就业方向需要我们在研究生阶段付出的努力各不相同所以需要尽早确立自己的方向并持之以恒走下去;复合背景意味着我们的小脑袋里要装下两个专业的知识还要加以融会贯通,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问问自己有没有那份好奇、信心和勇气;对经管类没有法律基础的同学来说准备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果想要经管法项目两手准备有一定风险;从事纯法律行业会有一定歧视(从事其他行业一般不会有歧视)。
这样看起来似乎需要考量的东西很多,但其实回想我当时选择只准备法硕没有过多考虑现实因素而仅仅是因为法律门外汉对法律的偏爱,我想与其花时间做正确的决定不如努力使自己的决定正确化。总之,每一个选择都有利有弊,明白自己最想要的以及是否自己在全力以赴之后能心甘情愿地承受这个选择有可能带来的最坏的结果就可以做决定啦!
#三、法硕院校介绍
推荐的法硕院校:清北复交人浙南、中政以及北大国际法学院(STL)等。
下面是想要特别提出的一些院校特点:
北大STL:四年制,坐标深圳校区。美国法和中国法都要学,课程难度大,对英语要求高,适合坚定从事法律行业或者对国际法有浓厚兴趣的同学选择。
北大本部:年之前北大的入营门槛一直很低,一般只要有保研资格就能入营,之后的录取比例只有6:1左右。年北大突然毫无征兆地大幅提高了入营门槛,入营人数比往年少了三分之二。年不知道是否会延续这个风格,年之前一些保研边缘人认真准备预推免逆袭北大的经验贴或有可能成为过去式。
复旦:夏令营和预推免都有非法本项目,但是年夏令营只收了上流里的班级前几。预推免门槛会有所降低,年有好几位师姐入营。
上交:只有夏令营,线下夏令营的笔试环节对法律专业知识要求较高,需要专门学习法考的民法知识和法律案例分析答题方法,另外还有英文写作。不过往年线下夏令营结束就会给每位参营同学都发优秀营员证书,最终录取也基本是只要想来交交就会给offer。
总之,法硕预推免阶段TOP高校较多且录取率都很可观,适合想要后期抱抱佛脚冲击名校的同学。关于择校,首选清北其次看以后想在哪个城市发展。
#四、一些其他的小tips
1、申请材料准备的思路不是让老师知道你已经有多高的法律素养和能力而是你有多大的法律学习潜力和足够强的转专业动机。潜力体现在你在本专业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例如一篇具有含金量的本专业论文重要性远大于一篇划水的法律专业论文。
2、还在大一大二的师弟师妹如果心水法硕专业,可以考虑报名二专(不过这么喜欢法律的话为什么不直接转专业去法学院?)
3、每个学校的考核方式都有或大或小的区别,篇幅有限没有办法详述,就让我借花献佛推荐以下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