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谋略,忤合之道,度材知睿,量长

鬼谷子在他的《杵合》篇中介绍了很多为人处世的学问,比如立场问题、决策方法,以及如何度量他人优劣等等。所以凡事都一分为二,要学会正确取舍和辨别。

鬼谷子说:“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

大意:忤合的规律是,要首先自我估量聪明才智,然后度量他人的优劣长短,分析在远近范围之内还比不上谁。

首先来说明杵合的意思,凡事不可两全,必须谨慎决断,好中选优。俗话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案例:

春秋时期的管仲善于选拔人才,他向齐桓公推荐人才有一整套方案:

阴朋对各种进退有序的朝班礼仪,让他作大行;宁戚善于开荒种地,能充分发挥地利,发展农业,请让他作司田;

王子城父善于吸引人才,能使我军将士视死如归,让他作大司马;宾肯元善于处理案件,秉公执法,不滥杀无辜,不冤枉好人让他作大理;

东郭牙敢于犯颜直谏,不畏权贵,尽职尽忠,以死抗争,让他来作大谏。你若想富国强兵,若想成就霸业,那就得靠我了。

管仲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缺点,也看准了各自的长处,所以他才能为君王把好关,将天下人才一网打尽。

鬼谷子告诉我们,“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

大意: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物君主,必然违背某一方的意愿。

引申开来,一种方针政策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只能选择让大多数人获利的方案。所以我们干事不可追求完美,有缺憾才有动力,有缺憾才能知道前进的方向。

案例:

三国时魏国的刘邵在其《人物志》中总结了一些规律,对今天依然适用:

性格刚正、志向高远的人,不善于做细致琐碎的事情。他们志趣恢宏远大,处理琐碎小事时却很粗鲁、大意;

严厉亢奋的人,不会灵活处事,这种人有理有据,正直公平,遇到需要变通的事情,可能就会变得暴躁而不通情理;

宽容迟缓的人,往往不讲办事效率,为人弘大周全而宽厚文雅,但对时势则不能迅速准确地把握;

好奇求异的人,放纵不羁,追求新奇,运用权谋、诡计则卓异出众,喜欢清静无为,却违背常规而不近人情。

由此可见,每一个人都有优缺点,所以我们既要看清自己所处的形势,也要善于分析所任用的人员的优劣和长短,才能正确决断。

生活中我们学会杵合之道,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处理一些棘手问题。常言道,总是深情留不住,偏偏套路得人心。这句话说明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感情用事,必须学会一些套路和方法。

比如当你觉得自己材优干济时,就和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人比较,看看自己是否是三头六臂;当你感觉自己百无一用时,就和周围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对照,看看自己是不是弱不禁风。

当你觉得自己的决策完美无瑕时,其实你正在悄悄地接近失败;当你感到走投无路时,希望之火就快要熊熊燃烧。当你竭尽全力却无法摆脱困境时,要看到已经不会有更糟糕的事情了;当你排除万难、沾沾自喜的时候,其实还有更高的山峰等你攀登。

所以鬼谷子告诉我们一个字:“睿”。一个人具备了这个本事,就不怕困难,也不会骄傲。因为他时时都提醒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更糟,只会越来越好。

所以他能够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在绝望中拔地而起,在一片欢呼中看清迷雾,在阵阵嘲笑声中不畏严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