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人物志系列杨默涵

年到年,IPTV产业从出生到发展,恍然间已经历了12年,回顾这12年来的发展,有心酸,有坎坷,有泪水,也有成就,IPTV也从当初的政策限制到如今的爆发,这中间经历了无数的磨砺,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的先驱和先烈。年中国IPTV用户规模即将突破一亿大关,成为全球用户最大的区域,IPTV终于迎来了其产业的真正春天。

12年,一个产业进行了轮回,从弱到强,这中间的变化、变迁、变革,都值得我们记忆、记录。因此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这一IPTV人物志的活动,希望能够用我们的笔去记录IPTV发展历程,通过在IPTV发展过程的人物来记录这个时代。

个人简介

杨默涵,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14年的视频流媒体行业市场营销和团队管理经验。从踏进IT领域开始就接触视频系统,陆续为中兴通讯、首创网络、世纪鼎点、浪弯融科等知名企业服务。年创办北京观止创想科技有限公司,年创办观止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问题1:哪一年进入IPTV行业?现在是否仍在坚守?

杨默涵:进入IPTV行业是在年左右,当时我供职的公司是做自主研发流媒体系统的,主要客户包含很多地方电信运营商。05-06年,公司和巨大中华其中的一家合作,当时云南电信IPTV实验网和广东电信IPTV实验网其中的一部分就是这家公司做的。年底我离开这家公司后,一段时间内就没有再做与IPTV相关的事情,倒是做了很多互联网直播的客户和系统。

目前本人任职观止云的CEO,是和几位伙伴共同创立的。观止云当前主要业务方向含公有云和私有云,公有云主要是提供互联网互动直播云服务,提供多终端采集编码SDK、播控管理、CDN全网分发、存储管理、全平台播放SDK等等在内的一站式直播场景解决方案。私有云则是提供广电级编码器、轮播系统、内容生产系统等,近期已经中了几个省级IPTV系统的标,可以说,我杨默涵又回来了!

问题2:最初进入IPTV行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行业什么时候能发展起来?

杨默涵:目前我看到的IPTV和当初还是有变化的。管控上更加严格,运营方式上也稳定在以“电信运营商+IPTV牌照商+地方电视台”的架构,而业务模式上倒还是以“直播+点播+增值业务(增值业务种类仍然太少)”为主。

当年感觉到IPTV用户体验并不好,清晰度差、转换频道延时长、EPG也是千奇百怪,也就互动能力比有线电视强点,内容上貌似丰富一些,虽然国外IPTV行业发展还不错,但我感觉IPTV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乐观。

这一晃10年过去了,因为互联网视频网站的冲击、OTT的竞争,再加上IPTV本身纷争也不断,之前的发展确实不尽如人意。但是家庭大屏幕还是刚需,IPTV近两年来在用户体验上提高得非常快,在相关机构和企业努力推动下,用户规模、用户装机增长率、用户使用习惯、付费习惯等方面来说,整体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至少目前这个阶段用户体验是比OTT好的,我也相信未来两年内IPTV仍将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态势。

问题3:从事IPTV行业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杨默涵:IPTV在电信运营商与广电企业之间的博弈激烈,加之互联网视频的横冲直撞,当时觉得IPTV也许只能残喘,没有想到又老树发芽,我也能回来。

问题4:目前IPTV发展的最大瓶颈是?

杨默涵:IPTV是监管比较严的领域,所以,与之相关的政策规范、准入许可方面会是影响行业走向最重要的因素,政策越灵活、越市场化肯定会让行业充满活力,发展速度更好,当然,这里面要做好监管。

我们观止云主要是向互动直播以及IPTV提供技术服务,我感觉除了政策方面,技术平台其实是制约行业高速发展的另一大因素。和前些年相比,当下的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流媒体技术、云计算技术、传输平台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等等方面已经完全不同,特别是近两年以来互联网互动直播技术对于传统广电、IPTV的冲击很明显,所以IPTV当下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基础技术平台的升级,以适应当下人们对于内容的获取和深度互动的需求。我在之前与很多业内同仁沟通过新形势下的下一代IPTV技术运营平台搭建的几个核心要点,包括灵活的内容输入输出机制;高度自动化;丰富的互动性;灵活的远程播控;安全性和内容监管;充分的开放性;大数据等方面。另外,今天所依赖运营商的传输网络,未来在VR、AR等大带宽应用爆发时,也是急需要升级的。

另外,IPTV行业自身的观念转变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教育培养也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因为今天我们处于一个内容极度丰富又碎片化,获取渠道多样且成本低廉,用户体验要求更高的时代。所以在有了一系列新技术平台支撑下,行业主要参与者也需要对以往较为单一粗放的运营观念、业务模式向着以用户为中心,更开放、更精细化运营的方式转变。

问题5:您对IPTV的未来怎么看?

杨默涵:今天的一切变化都非常快,我确信地说,未来IPTV也肯定会与广域网融合,有几个关键点我相信在不长的时间内我们会看到:一是融合,内容的创新会由当前直播点播向着更融合、更丰富的方向发展,比如电视台、各种优质IP、PGC、UGC等等融合产生。技术融合,IPTV、OTT、互联网等的基础技术平台和传输平台将交叉更多;二是增值服务,当前行业主要以接入费为主要利益模式,比较单一。未来IPTV将以“家庭客厅电视机”为主战场开展形式众多的增值服务,也许我们今天正在使用的所有互联网应用未来都会在电视机上使用;三是大数据,下一步IPTV终端上升一个数量级后,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的运营,精准化内容投放,实时用户行为分析,实时用户使用体验数据就会成为核心能力。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